三、影响因素
(一)刺激声
(1)MMN振幅和潜伏期与刺激物本身的绝对量无关,与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的差异量有关,差异增大,则MMN振幅增大,潜伏期缩短。
(2)偏差刺激的概率低,则MMN振幅增大,但低概率的偏差刺激并不是产生MMN所必需的,不同刺激以同等概率出现也可诱发MMN。
(3)如果刺激间隔时间(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超过记忆痕迹持续时间,则不能引出MMN。在记忆痕迹持续时间的限度内,MMN的振幅与ISI没有函数关系。
(二)注意力和意识状态
MMN不受注意力指向的影响,不需加以注意或做出行为反应即可记录到,这是MMN优于P300之处,关于睡眠状态是否能记录到MMN尚无一致看法。
Alho等报道,新生儿睡眠状态可记录到与成人大致相同的MMN,Sabri等称大的频率差异(1.0kHz)在睡眠状态可诱发MMN,只是振幅明显下降,小频率差异(0.1kHz)则只能在警醒状态诱发MMN。笔者进行MMN测试的结果显示,受试者疲劳或警醒程度下降则MMN振幅下降或引不出(图10-1),但真正入睡状态可以记录到MMN(图10-2)。
图10-1 疲劳或警醒程度下降
同一受试者、相同测试耳、相同频率差异(64Hz)诱发的MMN,记录上方波形时受试者困倦,困倦状态改善后记录下方波形,下方波形振幅明显增大
图10-2 清醒与睡眠状态
相同受试者、同一测试耳、相同频率差异(1.0kHz)诱发的MMN;上方图形记录于清醒状态,下方图形记录于睡眠状态
(三)药物作用
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能增大MMN波幅,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则减小MMN波幅。有些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可降低MMN振幅。
(四)乙醇的影响
乙醇损害无意识的注意力,降低双侧MMN振幅,对潜伏期没有影响。慢性乙醇中毒加速年龄相关的听感觉记忆持续时间缩短。
(五)年龄的影响
脑电学和脑磁学研究显示,新生儿甚至早产儿都能记录到MMN。婴儿的MMN表现为宽大负向位移,波峰在100~250ms范围内,在300~500ms范围内另有一个负波,即晚分辨负波或晚MMN,成人无晚MMN。儿童后期至青春期MMN的潜伏期与成人相似。
老年人听觉记忆持续时间缩短,当ISI短时(如1s),MMN没有年龄相关的差异,如果延长ISI(如3s),老年人的MMN面积明显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