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婴幼儿的听觉言语发育
2025年08月10日
四、听力障碍婴幼儿的听觉言语发育
一般来说,正常婴幼儿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就会发出简单的/α/、/e/等声音,4~5个月,会发出/ααα/、/eee/等有节律的声音。通常这些只含有韵母成分的声音被叫做过渡喃语。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过渡喃语是不受听觉反馈的一种发声反应。6~10个月时,婴儿会发出如/mαn mαn mαn/,/bαbαbα/,/dαdαdα/等,反复有节律,含有声母和韵母(即标准音节)的声音,我们叫做标准喃语。10~12个月,婴儿就会发出简单的有意语,如/mαn mαn/(表示“吃饭”),/bαbα/(“爸爸”),/mαmα/(“妈妈”),/bubu/(代表“汽车”),/wαng wαng/(代表“狗”)。标准喃语是言语产生的前提,有意语出现前的阶段,我们统称为言语前期。我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是重度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也有过渡喃语出现,出生后1~6个月左右的发音,与正常同龄婴幼儿的发音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标准喃语的出现时期较正常婴幼儿晚10~18个月,或没有标准喃语出现。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如果早期给予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且效果好的话,标准喃语的出现时期就会提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过渡喃语的出现,与听力障碍的有无以及听力障碍的程度无明显相关。因此,以过渡喃语出现的有无来判定是否有听力障碍是不恰当的。
临床上,听力障碍婴幼儿被发现以前,往往已到过儿童保健科或其他科就诊,医师往往以“小孩咿咿呀呀会学说话了,听力没问题”为由,不推荐孩子做进一步的听力检查,从而导致小儿听力障碍诊断的延误。其实,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耳鼻咽喉科,特别是耳科以外的医师。以上提示,即使新生儿或婴幼儿有了喃语,也不能麻痹大意,要分清是否为标准喃语;怀疑婴幼儿有听力问题,须及时做进一步的听力检查,以排除听力障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