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是由周期性调幅(amplitude modulated,AM)、调频(frequency modulated,FM)或既调幅又调频的持续声或刺激速率在1~200Hz的短声或短纯音诱发的稳态脑电反应,因为反应的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具有稳定的关系,故又称为“调幅跟随反应”或“包络跟随反应”。多频听觉稳态反应(multiple steady state responses,MSSR)则是将不同频率的声波作为载波频率,以不同的调制频率对载波频率分别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声波在双耳同时给出,这几个调制声能够同时激活耳蜗基膜上相应的部位产生ASSR,因此,称之为多频听觉稳态反应。目前,临床上对于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称呼及对其范围的界定尚不一致,有的学者将多个频率分别刺激和多个频率同时刺激均纳入MSSR的范围,但目前普遍倾向于多个频率同时刺激称为MSSR,而不包括多个频率分别刺激在内。
所谓稳态反应是相对于瞬态反应而言,目前临床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如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等都属于瞬态诱发电位,采用的刺激声都是瞬态刺激声。而稳态诱发电位采用的是连续或稳态的刺激声信号,诱发的脑电反应频率成分稳定。
要说明ASSR刺激信号的特性,首先要介绍一下载波频率(carrier frequency,Fc)和调制频率(modulation frequency,Fm)。图9-1A是Fc为1 000Hz的持续刺激信号,如果将它的振幅按照图9-1B所示的100Hz(Fm)进行调制,即在1s内Fc的振幅发生100次由0~100%的周期性变化,所得刺激信号则包含了Fc的基本频率特性和Fm的包络形状,如图9-1C所示。这里1 000Hz的基本频率为载波频率,100Hz的频率为调制频率。在一个固定的载波上可以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频率的振幅和频率的调制,分别称为振幅调制和频率调制。由于载波Fc加载了振幅调制正弦波Fm,其声能将扩散至Fc-Fm至Fc+Fm的频率范围,上例中即900~1 100Hz,调制后的声音能量分布在载波频率上下这一相当小的范围内,如图9-1D所示。调频调制音与之相似。可认为调制对载波频率特性的影响很小。这种调制测试信号类似于儿童测听中的啭音,可认为是连续的短纯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