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概念
2025年08月10日
二、基本概念
如上所述,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传导引起鼓膜振动而在外耳道记录到的声信号。
耳声发射以机械振动的形式起源于耳蜗,现在普遍认为这种振动能量来自外毛细胞的主动运动。外毛细胞的这种运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其运动通过Corti器中与其相邻结构的机械联系使基膜发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在内耳淋巴液中以压力变化的形式传导,并通过卵圆窗推动听骨链及鼓膜振动,最终引起外耳道内的空气振动。上述过程大体上是声音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在人类和多数哺乳类动物,这种振动的频率多在数百到数千赫兹(Hz),属声频范围(20~20 000Hz),因而称之为耳声发射。在某些动物,耳声发射的频率可以达到20 000Hz以上。据计算,鼓膜振动幅度仅为0.1nm(相当于一个氢原子的直径)时就能够在容积为1ml的外耳道里记录强度高达34dB SPL的耳声发射。
关于耳声发射的性质,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①与其他听觉诱发反应不同,耳声发射是声信号,而非“诱发电位”;②耳声发射是耳蜗主动机制的副产物,它本身在耳蜗听觉过程中并不起任何生理作用。准确了解耳声发射的概念对于正确理解耳声发射的本质及其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