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学术背景

一、相关学术背景

1925年,威廉·斯潘诺斯出生在新汉普郡一个经济拮据的工人家庭。斯潘诺斯是在动荡不安、充满战争硝烟的历史背景下长大的,即便如此,他仍然依靠顽强的毅力,凭借半工半读完成了漫长学业,于195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又在1964年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作为一名希腊裔美国士兵的后代,斯潘诺斯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饱受种族歧视和阶级伤害,还被迫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4年跟随美军第106师跨越英吉利海峡,进驻德国的阿登森林。他在随后的巴尔格战役中不幸被捕,沦为德军俘虏,充当“埋尸”苦役。斯潘诺斯本人对此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生磨难做了如下描述:“记得当时我紧闭双眼,在一种似乎永久的时间里绝望地等待一颗子弹结束我那几乎还没有开始的生命。然而,子弹并没有在我脑袋里开花,而是别的东西,这真的超越了我先前对自己的感觉。我发誓:如果我能成为这场战争的幸存者,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我都要将我的余生致力于抵制非正义行为以及由此滋生的权力机构。”(1)恐怖的战争经历给斯潘诺斯留下的是终身噩梦般的回忆,跨越生死的心灵感悟也在不经意中为他后来从事的学术思想研究开启了一扇通往光明的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