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

在探索存在主义的过程中,斯潘诺斯的研究重心逐渐从克尔凯郭尔移至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有意遮掩,乃至彻底忘却万物的世俗性存在,在严密的技术体系里实现其终结。正是基于对被西方形而上学刻意遗忘之‘存在’的记忆与发现,海德格尔思想越来越呈现出哥白尼革命式的重大意义”(2)。他在《马丁·海德格尔与文学》的序言中还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以一种革命的气势对涵盖心理学和艺术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发挥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海德格尔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和其本人在二战期间曾与德国纳粹合作的不光彩历史,美国学术界至今对这位哲学大师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因而在相关研究领域呈现滞后状况。介于这一薄弱环节,《边界2》特意发行了一辑以海德格尔为研究主题的专刊,旨在立足于文学批评与阐释学,引介海氏著名的现象学思想。不仅如此,斯潘诺斯还有意使人们将眼光投向海德格尔的宏大巨著《存在与时间》,关注其对西方“本体—神—逻辑”形而上学传统的解构。

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海德格尔始终致力于批判西方形而上学史,呼唤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关系模式,旨在寻求与存在的更本真的关系。他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彻底性,即通过构建“此在”学说和抨击人类中心论,彻底超越了现代性;二是建设性,超越现代性的结果不是要一味地追求解构与破坏,而是要积极重建充满活力的生存空间,使人类解除现代性的咒语,走出思想的沼泽地,走向本真诗意的人生。海德格尔还认为现代技术是现代性的根源所在,辖制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想把世界从现代性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就必须积极超越技术专制。“我从海德格尔那里学到的不是某种模仿性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否定与批判的精神。海德格尔作为一位大胆引入‘质疑模式’的思想家,始终致力于揭示事物的本真性存在,并使强调否定能力的文学话语成为可能。”(3)纵观斯潘诺斯的整个思想体系,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