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朝鲜相关的论著
毋庸置疑,日本建筑的源流在中国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以伊东(忠太)、关野(贞)两位博士为首开展了日本建筑与东洋建筑史的关联性研究;但是,由于战后后继无人,加之不能自由地出国考察,此项研究一蹶不振。然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并未因之减弱,特别是在中国,国家积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已经发现了多处宋朝以前的木构建筑,但这些新资料目前还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由新一代研究者重振这一研究领域的时候了;因此,在本书中除去该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外,我还选择了针对中国、朝鲜建筑与日本建筑关系研究的单行本,列举如下:
和中国建筑相关的书
《大陆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日本的建筑和艺术》所收)
关野贞,昭和15年,岩波书店出版
此书作为概说性质的书籍,全面地总结论述了日本与中国建筑的相互关系。
《中国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饭田须贺斯,昭和28年,相模书房
此书对两国间建筑形式的每一个细部都进行了详尽的比较,是难能可贵的研究成果;但是,对日本建筑的研究尚嫌不足,对日本建筑细部历史发展的研究不充分,只要中国建筑有类似的细部,就立刻武断地认为这些细部来自中国建筑的影响——对这点我不能苟同。
与朝鲜建筑相关的书
《日本朝鲜比较建筑史》
杉山信三,昭和21年,大八州出版
要想了解日本建筑与中国、朝鲜建筑的关联,就必须了解中国和朝鲜建筑的历史;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列举相关文献。概说性研究有:
《世界建筑全集》4(东洋篇)
昭和35年,平凡社出版
《中国建筑史》(《建筑学大系》4(旧版)所收)
村田治郎,昭和32年,彰国社
《世界建筑全集》4中“东洋建筑篇”的可贵之处在于附有相当详细的文献目录。战前的论著中,可资列举的都收集到以下论文集里:
《大东亚建筑论文索引》
村田治郎,昭和19年,清闲舍
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都收集在下面建筑杂志特集之中:
《东洋建筑史的展望》
昭和44年,《建筑杂志》1005
东洋建筑史研究展望与课题(村田);中国石窟的展望(福山);宋营造法式的价值(竹岛卓一);从原始住居到新罗建筑(金);朝鲜的中世建筑(杉山);中国的西域·西藏和云南的建筑(平井/八木);中央亚细亚的伊斯兰建筑(石井);佛教寺院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西川);新中国发表的重要文物建筑(伊藤/泽村/关口);韩国现存重要建筑(金);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和古建筑的审批制度(宫泽);东洋建筑史文献目录(1936—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