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建筑(3):中世/近世(包括灵庙建筑/近世社寺建筑调查报告书从略)

十四、寺院建筑(3):中世/近世(包括灵庙建筑/近世社寺建筑调查报告书从略)

《社寺建筑之研究》(《日本建筑史论集》Ⅲ)

太田博太郎,昭和61年,岩波书店

大佛样和禅宗样(关于大佛样和禅宗样的名称;大佛样的传来及其衰退;净土寺净土堂和东大寺南大门;重源和陈和卿;禅宗建筑的传来;禅宗寺院的诸堂及其布置;禅宗样的细部及其对和样建筑的影响);五山建筑(建仁寺;泉涌寺;东福寺;建长寺;圆觉寺;南禅寺;天龙寺);伊势神宫杂感关于严岛神社仁安造营的思考;圆成寺春日堂;白山堂是春日社的旧殿吗?歇山式本殿的形成;南都六宗寺院之建筑构成;法隆寺东大门之旧位置和移建年代;关于善明寺堂移建法隆寺问题的思考;从数量上来看中世建筑界;关于川副氏的“圆觉寺舍利殿的创建年代”的思考;关于樵谷惟迁;备后的利生塔;关于楼阁建筑的初步考察;净土宗寺院的建筑形式;三明寺三重塔相轮的复原;新相轮样的形成

《佛堂》Ⅳ(《日本建筑史基础资料集成》七)

关口欣也,昭和50年改订,昭和58年,中央公论美术出版

概说;长弓寺;大善寺;鎫阿寺;本山寺;太山寺;长保寺;明王院;净土寺(广岛);鹤林寺;朝光寺;金峰山寺各本堂;孝恩寺观音堂;现心寺金堂

《镰仓时代佛教建筑对宋式建筑样式的汲取》

浅野清,昭和51年,《佛教艺术》108,110

《日本南北朝应永年间建筑样式上的保持和混肴》

浅野清,昭和52年,《佛教艺术》112~114

《室町时代的佛堂》

浅野清,昭和41年,《佛教艺术》63

《中世寺院社会和佛堂》

山岸常人,平成2年,书房

序章(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中世佛堂形成的过程与特征);在寺院社会中中世佛堂的功能(中世佛堂空间的形成;内阵/礼堂/后户/局)法会和佛堂空间的发展(悔过会和佛堂(二月堂);论义会和佛堂;上醍醐御影堂/东大寺法华堂);增补(阿弥陀堂中世的发展;从近世佛堂所见中世佛堂的发展;悔过会的变化)

《东大寺二月堂建筑的中世发展》

藤井惠介,昭和59年,《南都佛教》52

《俊乘房重源和美术》(特集)

昭和51年,《佛教艺术》105

大和尚重源上人的善行(堀池);重源的造营活动(田中);重源的建筑技法和栢社遗迹(杉山)

《播磨净土寺史料的再研究》

田中淡,昭和48年,《佛教艺术》93

《俊乘房重源和权僧正胜贤——东大寺东南院之圣宝御影堂的创建》

藤井惠介,昭和56年,《南都佛教》47

《南都的新和样建筑》(《大和古寺》三)

铃木嘉吉,昭和56年,岩波书店

《五山和禅院》(《名宝日本美术》13)

关口欣也,昭和58年,小学

五山制的推移和林下;中世五山伽蓝的源流和发展

《九州的禅宗美术》(特集)

昭和61年,《佛教艺术》166

九州禅林的形成(上田);九州黄檗寺院的建筑——中国建筑和黄檗宗建筑之二系列(山本)

《武藏东渐司寺及其释迦堂》

关口欣也,昭和58年,《佛教艺术》151

《关于建长寺伽蓝设计计划——以元弘元年之古图为中心的考察研究》

樱井敏雄,昭和60年,《建学论》350

《峰定寺的建筑》

伊藤延男,昭和45年,《国华》926

《九州黄檗宗寺院中两个伽蓝的构成》

山本辉雄,昭和63年,《建学论》389

《日莲宗的伽蓝和建筑》

丹羽博亨,昭和58~60年,《建学论》331,336,343,347,375,391

中世纪日莲宗富士门流的伽蓝和建筑;日莲的教义/行仪和伽蓝观;在直传弟子中所见日莲伽蓝观的继承与发展;日莲宗身延山久远寺;重须本门寺;池上本门寺伽蓝的布置

《对醍醐寺所藏上醍醐准胝堂关系古图的介绍和研究》(研究笔记)

山岸常人,昭和63年,《建筑史学》11

《关于镰仓新佛教佛堂平面的形成和系谱研究》

樱井敏雄,昭和52年,私家版

净土真宗寺院的研究;净上宗寺院本堂的平面形态;日莲宗寺院本堂的平面形态及内部空间;净土宗/法华宗寺院的檀林;镰仓新佛教的伽蓝布置(《近大理工学部研究报告》10—12;《佛教艺术》102,104)

《关于黄檗宗寺院伽蓝规划设计的研究》

樱井敏雄/大草一宪,昭和58年,美原町教育委员会

法云寺的建筑和伽蓝布置规划的研究;黄檗宗寺院伽蓝遗构的布置规划和设计技法;古绘图中所见黄檗宗寺院伽蓝布置规划及其分析

《元和创建日光东照宫的复原考察》

内藤/渡边/麓,昭和60年,《建筑史学》5

《近世社寺建筑研究第一号——第一次近世社寺建筑研究会议记录》

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昭和63年,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