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设计意匠
下面将与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相关的资料进行综括和收录。天沼俊一先生关于日本建筑细部研究的论著在战前曾被广泛阅读,其连载有:
《古建筑研究入门指南》
天沼俊一,大正9年—昭和6年,《史林》5(1)—16(4)
战后有:
《日本建筑细部变迁小图录》
天沼俊一,昭和19年,星野书店
此书介绍了日本建筑细部变迁的概要。具体内容是把建筑细部照片依据年代顺序排列起来,加以解说,并总结了各个时代的特征。参照本书,可以根据建筑细部进行年代鉴定,另外前面已收录的近藤丰先生的《古寺细见》也可参考。
自昭和10年(1935)开始,伴随着古建筑修理工程的开展,结构设计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但其成果交流还只局限在相关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论著公开出版发行。建筑学大系日本建筑史中的“结构和意匠”(太田博太郎)就是对最新结构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前文收录的大冈实先生所著《日本建筑》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建筑设计的诸多见解。总体来说,有关日本建筑意匠与设计的论文数量相对很少。
《日本建筑意匠的特殊性》
大冈实,昭和14年,《国华》586
《日本的艺术和自然》
渡边让,昭和16年,《画说》50
《日中建筑曲线的成立》
谷重雄,昭和17年,《建筑史》4(3)
《日本建筑的特质》(本书所收)
太田博太郎,昭和37年,彰国社
《日本建筑的结构和设计特征》
浅野清,昭和28年,《美术史》9(3)
《日本上代建筑中的空间研究》
井上充夫,昭和36年,油印版
建筑实体的优越性;为了主体性的专有空间建筑;为了客体使用的特定空间的成立;为了客体的内部空间的诞生;具有中、近世特征的建筑空间之发生
《日本建筑的空间论展望》
昭和40年,《建筑杂志》949
对近代建筑空间的认识(桐敷);古代神殿建筑的空间特征(渡边);从古代到中世的佛堂建筑的演变(伊藤);中世建筑内部空间的变质过程(浅野);做为生活空间的寝殿造(稻垣);近世的早期建筑(大河);日本的都市(小寺);解析几何学性空间和位相几何学(拓扑学);性空间(井上)
《蟇股[2]试论》
伊藤延男,昭和43年,《佛教艺术》68
以下专著以古代至中世的建筑技法为研究对象,提出:侧脚、角柱的生起,六铺作出三跳斗拱的形成,六枝挂的产生,轩的规矩,草架屋顶结构的产生等各种技法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具体有:
《木割·规矩》(《日本建筑技术史》所收)
乾兼松,昭和36年,学术振兴会
相关论文有:
《斗拱组织及其表示法》
铃木义孝,昭和14年,《建筑学研究》93
《奈良时代建筑屋顶结构的复原研究》(及其他二篇)
浅野清,昭和18—19年,《建筑学会论文集》29—31
《古代建筑的结构》(《世界建筑全集》1所收)
铃木嘉吉,昭和36年,平凡社
《古建筑柱的侧脚问题》(及其他六篇)
大冈实,昭和14—17年,《建筑史》1(2)—4(5)
《枝割的发展:特别是“六枝挂”斗栱的诞生》
大森健二,昭和30年,《建筑史研究》21
《中世斗拱组的发展》(《世界建筑全集》2所收)
大森健二,昭和35年,平凡社
《中世建筑在结构和技术上的发展》
大森健二,昭和36年,油印版
使用尺度;作为建筑物营建标准使用的“椽分”枝割制度;木构梁架结构的合理化;上部结构重量的支承法;地板及天花;向拜
《日本塔类建筑的柱间尺寸和枝割制》
浜岛正之,昭和43年,《建筑学会论文报告》143
近世建筑方面的著作以伊藤要太郎的“木割”和内藤昌的“叠割”[3]研究为主,他们各自发表了众多论文。内藤《间的建筑性研究》(1—21)发表在建筑学会研究报告中,其他主要成果可以归纳成以下专著:
《木割书的成立》(《世界建筑全集》3所收)
伊藤要太郎,昭和34年,平凡社
《叠割》(《世界建筑全集》3所收)
内藤昌,昭和34年,平凡社
关于木割书及其他木工技术书主要有伊藤的研究,在他本人建筑全集年表中也罗列了相关的很多研究成果。
《大工技术书》
内藤昌,昭和36年,建筑史研究30
专著的末尾附有详细的论文目录,资料收集非常全面。
木割方面的著作还有传说是室町末期成书的《大工斗墨曲尺之次第》一书(造神宫司厅旧藏,日本学士院编,《日本建筑技术史》所收)。此外,还有甲良宗贺的《工匠式》(1637),沟口林卿的《纸上蜃气》(1758)等。另有《爱宕宫笥》(1699),以及贺茂规清的《火之用心的方法》(1837)等和消防有关的著作。今后还需要修订包括“土藏造”以及“家相风水”等内容的广泛意义上的建筑技术书目录。关于墙壁的专著有:
《日本墙壁的研究》
川上邦基,昭和18年,龙吟社
《日本墙壁的历史性研究》
山田幸一,昭和36年,油印版
奈良时代的左官(泥水匠作)工程;平安;镰仓时代左官工程;自中世至近世初始有关左官工程的匠作组织与技术;城郭建筑中涂笼的发展;茶室建筑中砂墙的发展;江户时代日本式墙壁做法的确立
山田先生也研究左官的组织机构问题,也许列入下一项“建筑生产”之中更为合适。
在关于建筑细部的论述中,有许多关于“瓦作”的内容。如下:
《日本古瓦纹样史》(《日本的建筑和艺术》所收)
关野贞,昭和15年,岩波书店
《造瓦》
岛田贞彦,昭和10年,冈书院
前者是叙述古瓦纹样变迁的历史,后者则记述了造瓦的方法和技术。关于瓦的论文和图集很多;但是,随着战后发掘与调查的大力推行,出土古瓦数量增加,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出现了要求修改战前古瓦年代断定的新说法。最新的论文有:
《瓦的历史——试论法隆寺出土古瓦群的技术史意义》
浦林亮次,昭和35年,《建筑史研究》28
《屋面瓦的变迁》(《世界考古学大系》4所收)
藤泽一夫,昭和36年,平凡社
《续古代的技术:屋面瓦》
小林行雄,昭和39年,塙书房
《古瓦》
住田正一/内藤政恒,昭和43年,学生社
在《考古学大系》卷末附有瓦的相关文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