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现场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六、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现场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现场HIV感染者/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截至2009年底,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74万人,其中,经性途径传播的占到59%,2009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其中经性途径传播的占74.7%,性传播持续成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危险性行为存在,有进一步传播HIV的危险。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中使用安全套作为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避免HIV的进一步传播。为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这一人群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于2010年7月对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的项目县上蔡县、确山县、尉氏县和沈丘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四个项目县中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选取3个自然村,以在家的年龄在18岁以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共收回调查问卷1129份,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率90.3%。
(2)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安全套的使用等情况。
(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本次有效调查共1020人。其中男性490人,占48.4%,女性530人,占51.6%。年龄在18~73岁,平均年龄(45.00±6.79)岁,其中16~50岁的占73.0%。文盲占25.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5.1%,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未婚者占1.2%,已婚者78.7%,丧偶和离异的占20.1%。
(1)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每次都使用的404人(39.6%),经常使用的164人(16.1%),偶尔使用的117人(11.5%),从没有用过的331人(32.8%)。
(2)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在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1020人中,把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作为因变量,偶尔使用的和从不使用的=0,经常使用的和每次都用的=1;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性别,女=0,男=1;年龄,连续型变量;文化程度,文盲=0,小学=1,初中=2,高中及高中以上=3;婚姻,未婚=0,已婚=1,离婚和丧偶=2;艾滋病知识得分,以小于12分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0,等于和大于12分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1。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表2-34)。
表2-34 HIV感染者/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频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

选择单因素Logistic回归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采用逐步回归法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使用安全套频率越低;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较好者,使用安全套频率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使用安全套频率高(表2-35)。
表2-35 HIV感染者/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频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3.讨论
本次调查,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经常使用和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人占55.7%,比健康人群高47%左右,也高于高危人群32.9%的使用率,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95%以上的指标还相距甚远。因此,今后还应加强防治工作。由此可见,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将安全套作为艾滋病由性行为传播的保护措施的意识薄弱。因此,今后还应加强在这些地区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艾滋病和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传播的知识的知晓程度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艾滋病高发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对使用安全套阻断艾滋病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可以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主动性,从而增加安全套的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另外,文化程度也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之一,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人较易接受有关艾滋病知识和安全套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的宣传,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因此,提高艾滋病高发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可以间接起到减少艾滋病传播的效果。年龄越大使用安全套频率越低,这可能因为年轻人思想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知识掌握较好,自我保护意识强;年龄较大的人,性伙伴比较单一固定,使用安全套的意识比较低,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这提示年龄较高者是推广使用安全套的重点人群。
目前,针对艾滋病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阶段对艾滋病的防治是以预防为主,而在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世界各国的经验已经证明,使用安全套是简单易行、廉价有效的艾滋病预防重要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概率,而关于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应坚持不懈地加大宣传力度,对高发区居民应加强干预的频度及强度,努力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二)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现场非艾滋病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处于艾滋病高发区的非艾滋病居民所面临的艾滋病感染危险较高,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上蔡县、确山县、尉氏县和沈丘县是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的项目县,为了解项目县非艾滋病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0年7月对项目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四个项目县中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选取3个自然村,以年龄在18岁以上的非艾滋病居民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639份。
(2)研究方法。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一般情况,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等情况。
(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1)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有效调查共639人。其中男性251人,占39.3%,女性388人,占60.7%。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42.70±9.63)岁,其中16~50岁的占78.6%。文盲占18.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7%,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7%。未婚者占1.3%,已婚者占93.8%,丧偶和离异的占4.9%。
(2)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安全套的主要来源。每次都使用的91人(14.2%),经常使用的57人(8.9%),偶尔使用的94人(14.7%),从没有用过的397人(62.1%)。639人使用的安全套中,计生干部发放的占32.5%,艾滋病防治宣传时发放的占17.6%,自己购买的占22.2%,其他占37.7%。
(3)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在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的639人中,把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表2-36)。
表2-36 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的变量说明

对上面7个变量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艾滋病可以治好吗、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吗、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6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为α=0.05,剔除标准为β=0.1)。结果显示:年龄越大使用安全套频率越低;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人,使用安全套频率越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使用安全套频率高(表2-37)。
表2-37 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世界各国的经验已经证明,使用安全套是简单易行、廉价有效的艾滋病预防重要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概率。本次调查,艾滋病高发地区非艾滋病居民经常使用和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人占23.1%,高于《2004年中国居民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的我国农村居民安全套5.4%的使用率,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95%以上的指标还相距甚远。由此可见,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部分非艾滋病居民将安全套作为艾滋病由性行为传播的保护措施的意识薄弱。因此,今后还应加强在这些地区推广安全套的使用。从安全套的主要来源来看,免费发放的占到50.1%,应加大安全套免费发放的力度,这样有利于增加居民安全套的可获得性,更利于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人,安全套使用频率较高。通过了解和掌握安全套相关知识,可能会加强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有利于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增加安全套的使用率。文化程度也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使用安全套频率高。文化程度高的人可能对艾滋病知识和安全套使用预防艾滋病的效果更容易理解,掌握较好,从而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高,而文化程度低的人需要进一步深入认识安全套的相关知识,是推广使用安全套的重点人群。年龄越大使用安全套频率越低,这可能因为年轻人思想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知识掌握较好,自我保护意识强;年龄较大的人,性伙伴比较单一固定,使用安全套的意识比较低,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
综上所述,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是安全套使用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较高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安全套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进行不同侧重点、不同强度的安全套相关知识的教育。通过增强人们对安全套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安全套的使用频率,遏制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