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场子系统间及本专项与其他专项协调对接情况
七、研究现场子系统间及本专项与其他专项协调对接情况
(一)各子项目间协调对接情况
1.资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部分子项目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子项目负责人对“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其他子项目研究内容的了解程度,本专项各子项目间的协调程度及各子项目间收集信息共享程度等。随机抽取11位子项目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份。
2.结果
(1)各子项目负责人对其他子项目的了解程度。各子项目负责人对于本研究其他子项目的了解程度:很了解占27.3%,了解占18.2%,有所了解占54.5%,不存在“不了解”的情况。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大项目,牵涉到流行病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肿瘤学、计算机网络等较多领域,且各子项目研究的领域均深入细化到专业的学术前沿,故可以认为各子项目间的了解程度较好。
(2)各子项目间的协调情况。各子项目间的协调程度以10分制计(最大程度为10,最小程度为0)。调查结果显示,各子项目协调情况平均得分为6.6分,最少5分,最大9分。说明各子项目间的协调程度较好。
(3)子项目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各子项目间收集信息共享程度,采用10分制计(最大程度为10,最小程度为0)。调查结果显示,各子项目信息共享程度平均得分为5.8分,最小为3分,最大为9分,子项目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项目县子系统间协调情况
1.资料与方法
参照研究现场艾滋病组织体系构成,在调查表中将其细化为6个条目,即领导指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管理监督系统、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监督评估系统。自行设计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情况调查问卷,对4个项目县县卫生局、县CDC、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研究现场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
项目县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很高。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在96.4%~100%,详见表4-16。
表4-16 各子系统间协调情况

(三)本项目与其他科研专项的对接情况
1.资料与方法
主要从是否共享本地社会人口学资料、是否共享本地相关传染病疫情资料、是否对现场组织工作进行统一协调、是否在交通运输方面进行统一协调、是否在人员配合方面进行统一协调和是否在后勤保障方面进行统一协调6个方面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
2.结果
本项目与其他科研专项的对接情况良好,除交通运输方面(统一协调率为82.1%),在其他5个方面协调率均高于90%,详见表4-17。
表4-17 本项目与其他科研专项对接情况

(四)结论
各子项目间的协调对接程度较好,子项目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项目县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很高,在96.4%~100%;本项目与其他科研专项的对接情况良好,协调率大多高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