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查方法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河南省98%的艾滋病患者分布在农村,共有206个疫情较重的行政村,这些村的患者数占全省患者总数的60%以上,其中38个村发病更为集中,代表了河南省艾滋病以农村为主、灶状分布的流行特点。因此调查区域确定为河南省农村地区,调查对象为经具有诊断资格的机构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非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群(对照)、相应的社区及相关部门机构。
(二)抽样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按照经济水平和发病率将县、市分成3类,每类中随机抽取2个县,中等水平抽取2个县,共8个县。每县随机抽取2个乡,每乡随机抽取1个村(每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数量在100人左右),调查该村的所有HIV感染者/AIDS患者,非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照)在同村抽取。将全村非HIV感染者/AIDS患者住户按照门牌号排序,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住户(同年龄组、同性别,家中无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对照。经测算本次应调查患者及对照的人数分别为1000人、社区及相关部门机构60个。
患者及其家庭调查:对患者及其家庭调查的内容为患者健康状况,家庭因预防、治疗疾病所支出的费用等。由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要求的样本量较大、条件较为严格,因此本研究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所要求的样本量来决定所调查的患者及其家庭的样本量。假设检验效能(把握度1-β)为95%,检验水准α为0.05,据文献,一般居民生存质量得分标准差约为5分,设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的标准差与正常人相等,两者生存质量总分相差5分,欲使比较慢性病患者与正常人的生存质量的总体参数有统计学意义,样本含量按公式计算需要21例。社会经济和人群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是多终点资料,要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做多因素分析。本次研究包含7个领域和128个条目(其中分析条目82个),据多变量分析的样本含量估计的经验和方法,在检验效能(1-β)为90%,检验水准α为0.05水平下,考虑到样本缺失等因素,确定本次调查样本含量为1000~120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1000~1200例对照。
相关部门调查:以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艾滋病治疗机构为主。县乡两级机构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的艾滋病村所在的县乡机构。
(三)调查方式
1.个人/家庭问卷
采用访谈法调查。入户面对面问卷访问。由课题组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受访者回答,访员填写问卷,每个访问约持续30分钟左右。
2.社区及相关机构部门问卷
由调查员向对应的医疗卫生机构索取所需数据或资料。
(四)数据处理
在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数据录入计算机,经过逻辑查错形成最终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五)质量控制
多道监督和复核程序;抽取20%进行电话复核;电脑数据进行逻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