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5.绘画,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绘画属于智力教育的一部分,尤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是孩子快乐的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难发现孩子的一些习惯:

他们手中只要有纸笔就会在某个地方画圈圈或者画坚竖横横的道道,无论是在纸上,还是父母的杂志上,甚至在自己身上的某个地方他们都会去涂画;

在沙滩上玩儿的时候,孩子认真地坐在沙滩上,用手指不停地画着;

家里的墙壁被孩子用水笔画得乱七八糟,说了几次也没用;

孩子的衣服上总是会弄上各种颜色的水笔印,孩子还高兴地向父母展示他的“杰作”;

……

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画画,用画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尽管父母大多数看不懂孩子到底画的是什么。

绘画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孩子从出生开始,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就会引起他兴趣的。当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要画画了,他们要认识世界,歌颂自己所爱的事物。于是,孩子会拿上一张纸若有所思,然后严肃认真地画来画去,画出一些疏密不均、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多数父母不知道孩子画的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孩子的文章,是孩子的诗句和心曲。

孩子3岁以后,开始有意识地学着画,并且兴趣和兴致都很高,尽管他们依然画得天马行空,但是他们却信心百倍,画完这个画那个,并且总是喜欢往小人书的插图上随意地涂上颜色,给书上的特写头像画上身子……孩子的这些行为,充分显示了孩子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斯宾塞教育智慧

并不是每个学画画的人都会成为画家,但绘画更能让人热爱生活,让人发现生活中的美,滋养人类健康而纯真的人格,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绘画是眼、手和脑紧密配合的智力活动,它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思考、记忆和比较来发展认识能力,让人们通过分析、概括和取舍来发展思维,为孩子过度到抽象思维、发展智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对美的感受表现得很早,并且强烈而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1岁的孩子就喜欢看颜色比较鲜艳的东西;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偏爱的颜色;5岁的孩子能够欣赏大自然迤逦的风景。可见,孩子的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产生美感、形成美的观念和行为的重要时期。

鉴于此,斯宾塞建议各位父母,父母在教孩子绘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与顺序,要评估这些方法和顺序是否和孩子的心智特征相吻合。

★斯宾塞教育启示★

(1)允许孩子“乱画”。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能画出很像很美的东西,相反,大部分孩子最初都是乱画,而且不分地方画,他们会往身上画,往雪白的墙壁上画,往父母的书本上画,甚至往自己的脸上、衣服上画,每当此时,很多父母就表现出厌恶的情绪,阻止孩子正在绘画的手,并且不断地埋怨:

你看看你画的都是什么啊?刚刚洗的澡,身上又被你弄脏了;

我的妈呀,你怎么把好好的墙壁糟蹋成这样呢?这可是刚刚装修的房子,要了命了,不准你再往上画了,要是再敢画一下,看我不揍扁你;

你把自己的脸画得太难看了,你要是这样出去,别人肯定会觉得你是世界上最丑的孩子,不要乱画了;

你画的什么啊?我一点儿都看不懂,不会画就别乱画;

……

孩子不知道什么地方该画什么地方不该画是有情可原的,毕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深,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乱画”一味地阻止,而是要引导孩子画在纸上,告知他们画的地方是不对的,应该到哪里去画会更好。

另外,孩子的任何一种画法都是有他的道理的,孩子和父母有着不同的视角,父母不应该以大人的审美眼光为标准,扼杀孩子的创造力,绘画有着发挥无限想象力的空间,而每个孩子的脑海里都有一幅美丽的画卷。

父母要鼓励孩子,努力地给孩子展示一些有趣味的实物,这样孩子所模仿的东西,慢慢就会越来越像现实中的东西了。

(2)“听”孩子的画。

事实上,绘画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父母首先一定要丢开孩子画得是否像的观念,对孩子来说,绘画就像成人写日记,他们总是会用自己所熟悉的手法,用线、圈、点等图样,记录下自己内心的东西,几条很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圈圈代表的是爸爸,方块是自己爱吃的饼干……孩子喜欢用“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的画的时候,不要总是看孩子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孩子所画出来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和尊重孩子所倾诉的内容。

父母要允许孩子进行涂鸦,让他画出内心的感受的时候,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的点线旁边用文字给孩子加上批注。

(3)用语言引导孩子绘画。

在孩子绘画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想画某件事物,却不知道怎么表现。此时,父母应该用语言来引导孩子,比如,孩子想画大老虎,父母可以先和孩子讨论老虎的特征,如果身边有老虎画样的书籍,就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了,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到动物园看看老虎的样子,这些都能加深孩子对画作内容的印象,以及表现的欲望。之后,父母要鼓励孩子用一些基本的形状,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分别做老虎的身子、腿和头等,然后引导孩子:“想一想,老虎的头是用正方形、长方形还是圆形来画呢?”这些语言上的刺激,更能让孩子喜欢上画画,并觉得绘画简单而有趣。

(4)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更能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中寻找到自己重要的表达方式,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常常去公园、动物园,去爬山,一起唱歌、跳舞,等等,甚至生活中的洗脸、吃饭、睡觉等点点滴滴,都能丰富孩子创作的灵感。孩子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和充满感情的作品,也就不会总画出一些无厘头或者让父母感到无法理解的画了,尽管孩子绘画的技巧还很不成熟,但是却能打动人心,而孩子,也能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5)对待孩子绘画十忌。

①孩子画画的时候,不停地在一边评论;

②指正孩子画的每个小细节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改正;

③当孩子要买画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张的价格,让孩子不要浪费;

④总是提醒孩子不要把水墨弄到手上、身上、脸上,使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因为害怕被批评而放弃绘画;

⑤当孩子得意地把自己的作品给父母看时,父母总是说“不太像”“不要骄傲”等,而从不鼓励孩子;

⑥要求孩子学会一些无法达到的绘画技巧;

⑦跟其他的孩子做比较,“你看人家画得可比你画得好多了。”;

⑧过早地让孩子画成人的画,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⑨孩子画得不好或者画得不成熟的时候,对孩子讽刺挖苦;

⑩未经孩子的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欢的作品,比如帮助孩子涂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