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环境造就好孩子,坏环境造就坏孩子
孩子在道德、意志、品质方面,是非常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一个孩子被差环境给毁掉,比被好环境所造就要容易得多。
现代的幼儿教育可以等同于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会越深刻,这是由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与他人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孩子重要的生存条件。所以,父母要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充满关爱和自由的环境。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斯宾塞教育智慧
斯宾塞认为,孩子被文明家庭影响,与受到粗鲁家庭的影响,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父母想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要学会爱,爱对方,爱孩子,爱这个家庭,然而,很多父母更多的是爱自己。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出气筒或者玩具,他们甚至和孩子怄气、作对,直到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意为止。这样的父母不具备父母首先应该具备的宽容,更不会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孩子,而心理不成熟的父母总是很容易情绪化,他们高兴的时候会把孩子捧上天,不高兴的时候就拿孩子撒气。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变得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他们很早就会学会察言观色,为了避免惹怒父母,只能不停地揣测和应付,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得不到爱而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
还有些家长吃喝玩乐,家里一团糟,甚至在家里爱发脾气,大吵大嚷,这也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去,让孩子形成野蛮、粗鲁的性格。
★斯宾塞教育启示★
(1)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
在孩子心理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合,父母不良的情绪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就会无法面对某些情绪,如紧张、害怕等,孩子也会因此变得喜怒无常。
有调查显示,如果夫妻经常吵架,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比离异家庭中的孩子还要多。所以专家告诫,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2)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非常喜欢效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优秀的父母不一定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但品德不佳的父母一定不会培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教材,不当的言行会成为孩子的反面教材。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一看。”这就是告诉我们,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礼貌、文明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去模仿。
(3)父母要注意一些不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①让孩子远离残忍的环境。
对生命的珍爱与同情,是人类最大的美德,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小动物,但是假如孩子长期看到屠杀小动物的场景,他们就会逐渐漠视生命,甚至变得冷漠、麻木,假如父母将这些看做合理的行为,那么孩子就会去模仿。
在家里,父母会为家人准备一些肉类食物,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屠杀一些动物,比如鸡、鸭、鱼等,在父母做这些的时候,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以防孩子的心灵受到影响。
②远离不道德和可耻的环境。
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有不道德或者可耻的环境,比如色情场所、社会或者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等,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不好的,万万不能去效仿,否则是会被人唾弃的。
③告诉孩子哪些人是不能模仿的。
由于教育环境的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已经染上了恶习,父母应该及早告诉孩子要和这些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不要歧视他们,因为孩子的判断力还不够,所以只能尽量让孩子和他们少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