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不能按模式定做
心智的演化有着它自己的自然发展过程,若是对它施加任何不合理的干扰,都会对它造成损害。
有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心智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模式,而且自认为这些模式是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们大多认为:
孩子的学习时间越多,成绩就会越好;
孩子只要有了家教,就会有进步,成绩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只要给孩子选个好学校,孩子就会学得更好;
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能让其他的事情分散了孩子的精力;
……
家长将孩子放在了这些模子中,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可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很多家长不幸地发现:
孩子的学习时间过长,搞得身心疲惫,不但身体渐渐虚弱,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给孩子请了家教,孩子依然不专心听课,反而和老师对着干,千方百计把老师赶走,换了几个家教,都无法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
孩子上了好学校,有了市里最好的老师,可是成绩还不如一般学校的学生;
孩子除了学习,其他别无所长,到头来,学习没学好,其他的事情也一概不会做;
……
家长给孩子量身定做的心智培养模式彻彻底底地遭遇了失败,孩子不但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反倒因为被限制在一个模子中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斯宾塞教育智慧
我们都学过这样一些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南辕北辙……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心智模式的讽刺,心智模式就是认为:只要在船上刻上记号,就能捞到剑;只要守着树桩,就会有兔子来撞死;只要爬上树,就会抓到鱼;只要把禾苗拔高,禾苗就长得快;只要车子一直向前走,就会到达目的地……
我们都知道,这些古老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愚蠢,但是很多父母也同样在犯这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反复审查我们的教育,往往会发现父母犯了很多错,父母都想把孩子教育成才,但事情并不按照我们的最初设想发展,往往发展出事与愿违的结果来,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问题往往出在他们原先做这些事情的假设上,这些看似正确的假设往往建立在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的基础上,正是这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心智模式导致了与他们想要的相反的结果。
因此,斯宾塞劝诫各位父母,父母绝对不能将自认为正确的发展模式生硬地添加到正在发展的心智上。
★斯宾塞教育启示★
(1)不要强迫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喜欢把孩子“逼”到一个模子里,然后强迫孩子去适应这个模子:
给孩子规划了一个精细的人生,然后让孩子按照“规划图”一步步去做,不能“越雷池一步”;
帮孩子制订周密而充分的学习计划,孩子必须根据计划来学习,假如完不成,就有惩罚措施等着他;
严格控制孩子的空间和时间,孩子必须按照规定的来做;
……
很多父母都喜欢干预孩子,干预孩子的学习,干预孩子的兴趣,干预孩子的生活,干预孩子的一切,而且总是想法设法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给孩子制定的模式内。
有个妈妈发现孩子特别不喜欢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于是她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数学。
一天,她言不由衷地对孩子说:“宝贝儿,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你的数学老师夸你了。”孩子惊喜地说:“夸我什么了?”妈妈随便说了一句:“夸你这周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呀。”孩子想了想说:“妈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这周并没有考试。”
妈妈见赞誉的方法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于是又说:“你的老师还夸你很聪明,如果好好学数学,你的成绩一定会很好,妈妈也相信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现在妈妈帮你辅导一下吧。”孩子这次高兴了一小会儿,跟着妈妈算了几道题。但是这个方法仅仅奏效了几次,很多时候孩子都对学数学毫无兴趣。
当妈妈再次哄骗孩子的时候,孩子很不耐烦地说:“妈妈,你别再逼我了,好吗?”与此同时,妈妈发现,孩子的数学成绩反而没有以前好了。妈妈只好向孩子的老师求助,老师说:“你的孩子之所以数学学得越来越不好,是因为你把他逼到了一个狭隘的角落,你总是跟他说好好学数学,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对数学更加厌烦。”
的确,对孩子无论是软性的强迫还是硬性的强迫,无论孩子是否对此表示反抗,他们迟早会因为你的逼迫而对你期望的事情产生反感。因此,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
(2)给孩子宽松的环境。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玩儿起来耽误了学习或者为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耽误了心智发展,于是把孩子禁锢在一个狭隘的环境之中:
要求孩子放学后立马做作业,出去玩儿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做完作业后才能看电视,而且只给20分钟的时间;
周末除了辅导班,哪里也不许去;
孩子只能学习,不能玩儿游戏,不能上网,不能看球赛,不能……
狭窄的环境禁锢了孩子心智的发展,时间长了父母会发现,孩子总是诚惶诚恐,害怕父母那双“监视”的眼睛,逐渐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陌生感甚至抗拒感,这很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尽情地发展自己的心智,让他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孩子的心智才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3)允许孩子全面发展。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爱好广泛而分散了孩子的精力,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于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加以严格的限制:
孩子喜欢动物,父母怕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老师逗小动物玩儿,不给孩子买乌龟,不让他养小狗,出去游玩的时候,也不让孩子和动物有过多的接触;
孩子喜欢卡通人物,父母不让孩子看动画片,不让孩子买卡通贴纸;
……
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小树,一旦发现有“多余”的枝蔓就立即将其修剪掉,甚至想方设法“斩草除根”,事实上,孩子多样的兴趣爱好更能启发孩子多动脑筋,这对于他们心智的开发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