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每个人都以自我发展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身心健康程度、人际关系和发展状况都要受自我的制约,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在这个新时代,各种各样的人才辈出,每个家长也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然而,不少家长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后,发现努力程度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于是很多家长都纳闷: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奇怪了,为了他们的成长,老师急病了,家长急疯了,而孩子却悠然自得,一点也不知道发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提起教育孩子,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家长该教育孩子,老师该教育孩子,社会该教育孩子……可大家唯独忘记了孩子也要经常教育自己。父母不懂得要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总是一味地用外力对孩子施予教育,效果是有的,但是也会出现之前提到的“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情况。
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
他们非常自觉,每天早晨不需要家长叫,就会自己按时起床,洗漱完毕后,不仅自己解决早饭,还总是把大人的早饭给热好了;放学回家后,不需要家长催促,自己会到房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假期,即使家长不在家,孩子玩儿过一段时间后,也会主动回家老老实实地完成假期作业……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于是向这些孩子的家长请教,时间一久,人们发现了这些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慢慢地,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不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并且积极主动去实行。
所以,任何来自外力的教育都不及孩子自我教育的效果明显,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习惯。
斯宾塞教育智慧
自我教育对于孩子的成才和成人有着巨大作用,然而在过去经常被父母所忽视。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来自己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习惯的形成除了有很少一部分是取决于遗传因素,绝大部分是在外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就积极地反作用于个人,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它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它在促使人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斯宾塞认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算不上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而所谓“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当孩子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与此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
因此,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现在有的教育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了。
孩子的自我教育习惯不会自发地产生,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教育,只不过这种教育是在尊重在孩子前提下进行的一种引导,而且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斯宾塞教育启示★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喜欢找一个避风港湾,总是喜欢藏在妈妈的怀抱或者爸爸的臂弯中,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活动空间也会变广,那么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走出房间,在田间奔跑,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心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家长总是会有一些顾虑:
现在社会上这么乱,被别的孩子带坏了怎么办?
网络世界太污秽了,孩子一旦被污染,再教育可就难了;
孩子嘛,空间太大了,他还怎么专心学习?
……
于是,家长把孩子栓在裤腰带上,恨不得孩子任何时候都在自己的视线中,殊不知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丧失自己的空间,对父母产生很强的依赖感,也永远学不会自己拿主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父母应该放手大胆地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试着让他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就从他迈向属于自己人生道路的第一步开始。
(2)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时间,孩子也一样,但是你的孩子有多少时间是自己安排的呢?如果孩子的时间完全由家长支配,那么孩子的自主性永远也不会被培养出来。
一个很聪明的家长是这么做的:
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孩子有时候去玩儿,有时候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有时会唱上一段好听的歌……虽然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什么也没做成,但是孩子逐渐学会了珍惜时间,学会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孩子长大后做事情非常有计划性,而且自己忙得不亦乐乎。
(3)给孩子一点儿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穷人的孩子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然就得到了艰苦条件给予的锻炼,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成了“纨绔子弟”,他们生长在蜜罐里,即使遇到了困难,父母也都帮着解决了。
而一些明智的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没有困难还故意给孩子创造困难,有个家长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想买某个东西,家长便会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这养成了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孩子上学后,让他自己准备文具,不会削铅笔也不帮忙,让他自己试着削好;下雨天,让孩子自己打着伞去上学,结果孩子被淋透了……这个孩子变成了班里最坚强,最独立自主的一个孩子。
家长心疼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时候家长需要“狠心”让他们“受罪”,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就是从你的一点点“狠心”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