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充足的自信心

9.给孩子充足的自信心

假如所有的事情你都替孩子做了,那么你不妨再做一点:给孩子充足的信心!

很多父母都耗尽精力与财力让孩子接受各式各样的教育,接受所谓的最好的教育,孩子们在父母的要求下也是应接不暇地穿梭于各学科的辅导班之中,父母的意愿是让孩子“先知先觉”,让他们比别的孩子更优秀一些,一旦孩子稍不如人,就心急如焚,对孩子严厉斥责:

别人都会做,你为什么不会?你怎么就这么笨!

这道题多么简单啊,你怎么就是不会做呢?

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啊,老师都讲过了的,你还有这么多疑问!

你复习得这么差劲儿,怎么参加考试呢?

……

舐犊情深的父母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看上去没什么的话语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在被否定中逐渐否定自我,孩子刚刚萌发起来的自信心就一点点消失殆尽,怯弱、自卑伴随着自信心的削减而滋长,面对未来和外面的世界,孩子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问:“我能行吗?我可以吗?”这个声音总是刺痛孩子的神经,让他们感到害怕,进而退缩。

有的父母会说:“有什么好怕的呢?还有爸爸妈妈呢,我们会给你最大的帮助,是你的支柱。”或许你什么都帮了孩子,唯独忘却了去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而这,恰恰正是孩子最需要的。

斯宾塞教育智慧

教育界有句这样的名言: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当一个人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应该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一点失败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斯宾塞说,任何一个成年人都知道,人在很多时候,自信心能够拉近自己与目标的距离,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在拥有自信心的时候,对陌生的东西就不会再畏惧,他们甚至期望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经过他们不断的努力,这个愿望果真实现了。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赞扬是树立孩子自信心最好的办法,就算同时指出了孩子的不足也没有关系;否定和指责是泯灭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法,父母应该杜绝。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然而很多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孩子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就会大大降低他们的能力。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能力对他们的智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力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动机,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加强他们的自我肯定,所以,自信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斯宾塞教育启示★

(1)你的宝贝值得你欣赏。

作为父母,你是否由于孩子没有表现出超人的才华而感到失望呢?你是否因为宝贝不够漂亮而感到脸上无光呢?你是否因为孩子考试成绩没邻居家的孩子好而羞于带孩子出门呢?

父母应该明白这一点,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大部分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很多孩子都知道父母很爱自己,但是很少有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平等的。你的宝贝相信你会为他付出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也知道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因为当你的宝贝和客人说话的时候,你总是打断他们的谈话,并且告诉他:“小孩子知道什么,就知道乱讲话,到你自己的屋子里待着。”这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就是你根本不喜欢他,而只有让你的宝贝坚信你是喜欢他的,是因为有他而感到骄傲的,他们才会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2)做孩子的密友。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多和孩子交朋友:和孩子读一本有意义的书;与孩子一起去公园放放风筝,打打球;当孩子为自己心爱的小狗丢失而感到难过的时候,你要耐心地听听他的悲伤和哭诉……

小小的事件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基石。

(3)不要说孩子的风凉话。

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让孩子坚定自己的能力,成功会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形象认知,而正面的自我形象认知是成功的保证。

但是很多父母总喜欢说孩子的风凉话,利用所谓的“负面激励”,总是把笨蛋、无知、坏孩子等词语挂在嘴边上。这样的说词会造成孩子产生负面自我形象认知,会使他拒绝作任何正面的回应。

父母们必须摒弃对孩子应有行为的刻板规范,要把每个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而非父母的附属品。

(4)让孩子感受平等。

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当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而不只是保护,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里一些他能理解的事情,并让孩子寻求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家里重新装修的时候,问问孩子“买哪种灯比较好”;孩子要上学了,问问他“要不要买辆自行车”;晚饭过后,问问孩子“今天谁洗碗呢”……

另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对自己进行质疑,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即使错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肯承认,甚至对孩子的质疑恼羞成怒,父母应该勇敢地向孩子认错。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时时刻刻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他的意见被父母接受、采纳、重视,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地变得异常强大。

(5)杜绝横向比较。

父母应该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把孩子的过去和现在做一个纵向的比较,即肯定孩子在哪些方面做的更好,让孩子产生“自己行”的自信心,并不断让这种自信增长。父母一定要杜绝横向比较,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你看小芳多聪明啊,不仅会干家务活,而且学习也比你好。”“听说了吗,强强的钢琴都拿到八级了,你要是有他一半强就好了。”“你看小华的体育多好啊,你看你,整天一副病怏快的样子。”……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劣势和别的孩子的优势相比较,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这只会把自己的孩子逼入自卑的死胡同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