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知识不如让孩子自己发现知识
一个仅懂得记忆规则的孩子,只要一脱离规则便会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发现过知识的孩子来说,会逐渐养成运用有效手段去研究事物的习惯。
无论孩子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学习方面,总是喜欢运用这样的方法:
一条复杂的数学方程式,理解不了,就让孩子背得滚瓜烂熟,结果在考试中,孩子明明想得起这个方程式,却不会运用;
一首古诗,孩子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让孩子死记硬背,直到倒背如流,结果考试时,试卷上出现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名词解释,孩子对这个词语明明很熟悉,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解释;
一个物理原理,让孩子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记住就成,结果孩子记住了,但出现了同样的原理只是换了个说法,孩子就感到无所适从;
孩子很早就记住了一些东西,可是没过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
让孩子死记硬背就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的过程,这无异于囫囵吞枣,让孩子难以消化,更别提吸收知识了。
其实,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很多时候孩子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就是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方法不对,而让孩子爱上学习,不被学习压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知识。
斯宾塞教育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死记硬背,给孩子灌输知识的方法已经过时了,而且经过很多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有害而无益的。而最为有益的学习方式就是对原理与运用的注重。比如说乘除表,可以让孩子常常在运用中记住,对于语文上的词语或者语法,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学习。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那些在我们记忆深处永久存在的东西,是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得来的,我们也常说“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在财富和知识上,这个道理也同样成立。斯宾塞也说,孤立的记忆虽然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很快就会被遗忘,而那些被孩子所理解的知识,却能够永远地归孩子所有,假如这些知识是孩子自己发现的,那么解决新问题就像解决老问题一样的简单,当然,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那么孩子学习的速度是非常慢的,父母应该多帮助孩子去发现。
★斯宾塞教育启示★
(1)知识源于现实生活。
对于每个人来说,知识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和书本中,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个知识库,这里蕴藏着各种各样有趣的知识,需要孩子能够善于发现,作为父母,也要帮助他发现。
对于“惯性”这个词,我是记忆犹新的,不只是因为老师教的好,也是因为我父亲的缘故。在我刚刚接触物理课的时候,我饶有兴趣地预习功课,嘴中不断地嘟哝着惯性这个词的解释,但是读了好几遍,我始终无法理解,父亲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笑呵呵地对我说:“前几天我带着你去乡下奶奶家,爷爷赶着毛驴车带着你去赶集,毛驴走着走着突然跑了起来,你身体便不自觉地往后一仰,这就是惯性,毛驴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你又不自觉地往前一倾,这也是惯性。”
父亲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不仅让我对惯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且觉得原来物理无处不在,学习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此后的生活中我经常把在生活中发现的现象用物理原理来解释,一直到高中毕业,我的物理成绩都很优秀。
所以,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常常教会孩子怎样发现知识,让他们轻松地了解知识,对知识充满兴趣,这就是孩子爱上学习的第一步。
(2)让孩子多运用。
知识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考试的层面上,那么孩子也不会对知识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所以,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多发现知识,还要让他多运用知识,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孩子刚刚学了化学上酸碱中和的原理,一天,妈妈蒸馒头,不小心碱放多了,此时妈妈不妨问问孩子:“妈妈不小心放多了碱,蒸出来的馒头会很难吃的,该怎么办呢?”孩子可能起初想不到,妈妈可以提示孩子说:“放点什么东西能把碱消除掉呢?”此时,孩子很可能会想起“酸碱中和”的道理,即使孩子想不到,妈妈也要告诉他,让他对此加深记忆,如果孩子答上来,妈妈一定要及时鼓励他:“宝贝儿,原来你懂得这么多啊,以后如果妈妈遇到什么难题,可就要问你了。”这样对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有着很大的作用。
(3)不可替代的实物教育。
实物教育无论是对婴幼儿还是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无论是树林、田野、山脉,还是海边的事物,都会让孩子从中发现知识。
所以我们不妨多多利用实物教育让孩子爱上知识,比如让孩子融人大自然,多多采集花卉,观察有趣的昆虫,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石块、贝壳,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研究这些东西,在熟悉了一些事物的简单特性之后,再引导他们注意不太复杂的东西,比如植物花瓣的颜色、数目、形状以及茎叶的形状,让他发现花的形状是辐射样还是左右对称的,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是有柄还是无柄,是光滑的还是有毛的,是锯齿状还是钝齿状的,等等,最后让孩子写下观察到的和得知的一切。
等孩子稍微大一些之后,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工具,让他们把上面的知识记录下来,用化学或者物理上的原理把这些东西永久地保存下来,这会使孩子获得最大的满足。如果父母坚持和孩子做这样一项活动,不但可以使孩子的周末郊游变得有意义,而且还能成为孩子研究事物的入门课,成为孩子以后学习的巨大动力。
(4)帮助孩子找到轻松的学习方法。
有些孩子天生“乖巧”,他们为了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于是强迫自己去吸收知识,遇到这样的孩子,父母都无不骄傲地说:“看,我的孩子都不用督促,每天主动做作业,而且还主动要求我们买复习题给他做,什么都不用我们操心。”
事实上,这些孩子很可能在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孩子努力固然是好,但是也要让他懂得放松自己,帮助他找到轻松的学习方法,比如帮孩子了解怎样背古诗才容易记住,古诗中哪些现象在生活中是可以看到的;怎样数数孩子才能更容易记忆,让他数数自己的布娃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