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生惯养的孩子最“可怜”
食物、衣物的缺少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然而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造成孩子体弱多病且缺乏道德和意志力的是娇生惯养。
有对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成绩优越的孩子身上的一些怪毛病:子有这么多不好的道德品质?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个孩子的心理发育肯定是不健全的,这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类似的毛病,你不妨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行为:
他十分自私,别人向他要点东西,占他一点点便宜,他都得理不饶人;
他十分要强,别人只要比他强一点儿,他都会嫉妒得要命,甚至通过各种办法来羞辱别人;
他脾气火爆,稍有一点儿不如意,便对周围的人大发脾气,甚至大哭大闹;
每天起床的时候,他总是没事找事;
妈妈陪他上街,买错了他喜欢吃的冰欺凌,他就赖在商场里不走,当着众人的面对着妈妈谩骂长达一个小时之久;
……
孩子的这些行为让父母不得不反思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而对他百依百顺,他要天上的月亮就不敢给他摘星星,真是拿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他想要什么,都乐意给他,家务活可以不干,见到别人可以不尊重;
为了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学习,什么都不让他干,什么都替他干,逐渐地他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上了高中连水都不会烧,方便面都不会煮,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
……
一位心理学家说:“骄纵的爱是最可悲的,娇生惯养的孩子是最‘可怜’的,这是一种本能的缺乏理智的爱,父母对待孩子就像对偶像一样百般宠爱,这不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更重要的是会使得孩子的心灵遭受腐蚀,任性和虐待的种子就这样从小给孩子播种了下来。”这位心理学家同时还指出,赎买式的爱也是一种缺乏明智的父母之爱。许多父母以为可以用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来衡量父母的爱,其实这种爱同样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而带来的都是精神上的空虚和思想上的贫乏。
斯宾塞教育智慧
斯宾塞分析,很多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大多出于两种原因:首先是爱,由于父母太爱孩子了,所以对孩子的需求不加选择地来满足;再就是对弱小孩子的过分保护,只要孩子冻着、饿着、渴着、累着,甚至孩子一哭,家长就担心是不是伤害到了孩子。
如今,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出现了一大批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蒸蒸日上。每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吃穿照顾得无微不至,很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爱必须要明智,对孩子既要热情关怀,又要有严格而合理的要求,要注意掌握好分寸,切勿因为父母的娇生惯养,溺爱无度,而扭曲了孩子纯真的心灵,损害了他们的思想健康,这很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良好的道德。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过分娇宠,以免影响孩子的一生。
★斯宾塞教育启示★
(1)爱就是要放手。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唯一,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宝贝,紧紧地握着孩子的小手,怕他摔着,怕他受到伤害,怕他的幼小心灵受到打击,父母怕这怕那,更不要提放手让孩子去感受世界,体验生活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而且每个人都能耳熟能详,那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然而,很多父母都懂得却舍不得,或者不敢放手,以至于孩子长到十几岁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脚不会自己洗,被子不会叠,自己不敢去上学……
每位父母都不会跟随孩子一辈子,孩子的生活需要他自己来料理、来照顾,让孩子做必要的家务,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是现实的需要。父母不妨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逐渐学会自立、自理。父母可以让他洗洗碗,洗洗自己的小袜子,让他收拾自己的房间……简单的事情孩子做会了,复杂的事情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学会。
(2)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容易造成他自私、嫉妒、乖戾等不好的性格,父母在对孩子放手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让他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学会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要让他学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孩子上学,让他懂得,别人得到好成绩是别人付出了努力,如果羡慕别人,那就加油好好学习;
让孩子学会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同学有困难,教会孩子懂得体谅;
让孩子学会宽容,同学犯了错,要原谅他;
……
(3)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但是为了不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或者感到压力,于是将所有的苦都咽到了肚子里,然后给孩子制造一个生活无忧无虑、生活是多么容易的假象,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活是很简单的,父母很容易就能够赚到大钱,所以我可以随意花钱,随意挥霍。
还有些父母明明家里很贫穷,但是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不惜做好几份工作,自己吃馒头就咸菜,让孩子拥有和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的生活,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
无论家庭条件是差还是优,一切得来都不易,这些都应该让孩子知道,比如下班后,父母不要总是故作高兴,好像这一天都是享受去了,父母大可以说:“又加班了,而且还没有加班费,好累啊,一天就赚这么点儿钱。”即使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了解,父母起家创业时是多么的不易,现在为了维持现状,又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孩子只有了解了生活的真相,才能够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父母,才能体谅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