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斯宾塞教育手记
1.家长是正确教育的最大阻碍,而且不是孩子没有感受到素质教育比强制教育更加适合自己,而是家长的品德不足以施展素质教育。
2.父母们总是夸大孩子的不良行为让他们苦恼万分,而且把一切的过失都归咎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却没有丝毫责任。但是稍微理性客观地分析一下家长的行为就可以得出结论:他们向孩子下达的命令中,为自己谋求方便居多,为孩子矫正错误少。
3.面对性格较差的孩子时,我们一定不能采用强制的做法,否则教育的难度将会加倍。家长多一些忍耐,多一些自我克制还有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再加上得当的方法和灵活的语言,一般是能够将孩子教育好的。
4.要想通过教育达到道德上的效果,就必须通过情感上的教育而不是通过死板传统的书本教育来实现。如果家长能使孩子感到应该这样做,并使他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罪恶的事物;如果家长能唤起孩子高尚的愿望,并能使孩子过去沉睡的情感苏醒过来,让孩子自己的同情心去改变自私的习惯……总之,如果家长能令孩子在精神上得以改变,使正确的教育行为变得自然、贴切,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家长。
5.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教养是必需的,首先是教育孩子探究生命自身的科学。在生命科学中融合了许多其他科学中的道理。知道其中之一,孩子自然会联想到很多别的道理。此外,生命科学还教会了孩子合理的训练是必须的,因为生命的运动意义是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的。
6.孩子的科学观念要从小培养,让孩子早点接受这种观念是以后孩子探究科学的基础。
7.对孩子来说,讲述生命规律的知识比其他任何知识都重要,生命规律不仅仅是一切身心发展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孩子身边一切交流、一切贸易、一切行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因为如果孩子不懂得它们,就不能正确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8.父母往往会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看成是浪费时间和浪费精力的,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不如让孩子抄写字句或背诵诗歌以准备将来的考试更好。但是,这只是一种浅薄、狭隘的实利观点,这些家长们忘记了这些兴趣活动对于孩子思维的训练是极有价值的。
9.实物教学应该采取和书本教育不同的办法,而且要扩展到更大范围的事物中去,坚持比现在更长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限于室内,还应该包括田野、树丛、矿山、海边等地方的自然教育。
10.要想让孩子提高自我克制的能力,需要让孩子经受许多磨难和打击。
11.许多家长急于培养儿童心智却置他们身体于不顾,实际上社会上成功人士里比较多的人依靠的是个人的精力和兴趣,而比较少的那部分则是依靠死记硬背来的知识。
12.孩子虽然会像海绵一样有吸收的特性,但是心智和身体上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吸收。如果家长给孩子灌输的知识过多过快,导致孩子无法吸收,那么不久这些知识就会丧失掉。这些知识并不能真正的和孩子的心智结合到一起,孩子在应付完考试后就会把它们忘掉。更坏的是,这个办法让孩子开始讨厌学习。
13.一个家长要善于分析孩子的动机,也要善于分析自己教育孩子的动机。分清哪些想法是家长真正对孩子的关怀,哪些是出于自私、好安逸、想压服的懒惰心理。
14.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进行对自我的教育。在心智方面,你必须掌握孩子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本质和自己在社会中的表现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道德方面,你必须让你高尚的一面完全战胜低级的感情,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最佳的模仿对象。
15.成年男女的心智是否发育成熟,判定的标准是他们是否好好地尽了父母的责任。承认这个真理,就能体会出大自然的安排是多么巧合且美妙。
16.家长要牢牢记住,认真正确地进行教育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而是一件漫长和复杂的事。轻率、不负责任的家庭管理作风是那些最没有智慧的人才有可能做的。最不开化的野蛮人和最笨的傻子都懂得用打几下、骂几句来惩戒孩子的错误,用一块肉,一根骨头奖励孩子的长处。
17.父母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为此做一些充分的准备:要钻研点儿知识,要学得机智,要懂得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力。
18.家长要记住,管教孩子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变成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别人来管理的人。说句刺耳的话,假设你的孩子命中注定要过奴隶一般的生活,那你可以随便的让他在儿童时期习惯像奴隶一般活着;要是他以后注定会成为自由、独立的人,那就应该让他在儿童时期学会自由,学会自制。
19.家长要尽可能少的发命令,命令只有在别的方法都失效的前提下才可以用。家长要像一个好心的执法者一样,不会因为用自己的本职去压迫人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就可以解决问题而高兴。在其他方法失去效果之前执法者一般不会去使用强制手段,而在非用强制手段不可的时候,他也只能表示遗憾。
20.有时,孩子的所做作为就是为了得到你的一些评价。一方面,家长要避免软弱的心态,还没有教育玩就马上心疼孩子、宽恕孩子;另一方面,家长的冷淡心态也不可以太过分,免得造成孩子对你的疏远。
21.人们常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在对待孩子方面,如果缺乏同情,他们也就变得无情。因此,要想培养他们待人友好的品质,就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友情。
22.如果用极端严厉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表面上看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其中的害处却非常之大。即使其他情况都很近似,但那些受惩罚重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好人的概率远远低于没受惩罚的孩子。
23.对孩子来讲,没有什么是比快乐更重要的事了。如果孩子们的学习也能像玩耍一样快乐,那么他就会从心智上具备了恰当指导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而这些乐趣往往比肌肉力量得到练习的乐趣大得多。
24.形成内在快乐才是最好的培养方法,这比外在的奖励所获得的快乐要更健康。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承认,保持孩子们的快乐情绪,这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25.在一定的条件内,老师教学所取得的效率是与学生从事该项学习的快乐程度成正比的。
26.有的孩子由于掌握了有兴趣的题材,得到耐心指导而快乐;有的孩子则由于讨厌学习而因此缺乏能力,受到冷眼、威吓、惩罚而苦恼。前者会变得自信、开朗,后者则会变得沉闷、胆怯。可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27.如果父母或者老师能够经常帮助孩子达到目的,时刻供给他们胜利的满足,在困难中鼓励他们,那么就会被他们喜欢。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行为,那么这样的父母或老师一定会受到爱戴,他们的管教也就有效。
28.任何教育都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验到推理的过程,这同时也是符合人的心智成长的规律的。
29.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尽量鼓励他们自我发展,引导孩子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父母或老师尽可能少地讲给他们,因为引导他们会让他们发现得更多,学到的更多。
30.“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应该承认,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所喜爱的活动就是对他有益的;不喜欢的活动就是无益的。我们都公认孩子会在某个阶段爱好某种知识,这就意味着他心智能够吸收它,同时也需要去促进它。
31.子女是聪明还是愚蠢,是善良还是邪恶,都在于父母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和影响。但是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父母关于怎样教养孩子却一点儿知识也不愿意学习,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32.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同时它也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唤起人的同情心,也能使人们互相分享幸福感,让人们的情感在不同的语言中得到交流、鼓励和安慰。
33.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价值。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他既是家庭的一员,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如果一个孩子具备端正的品行,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充分的技能,那么他被承认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就会更大。所以说,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孩子和在社会中的其他工作是一样的,是有同样价值的。
34.要想让孩子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的办法,而尽量少地使用人为的惩罚。这就需要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以身作则,做一名善良、宽容、积极乐观、有同情心、公正、民主、整洁、勤劳、节俭的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爱、有同情心、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35.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一切的根本,也是人生幸福的基本条件。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经常带他到有许多生命生长的地方,比如大自然。
36.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观察孩子,了解他的潜能和特点;对孩子表现出的有潜能的方面,即使父母不希望他选择这方面作为发展方向,也不要完全去限制他,至少他可以拥有这方面的爱好。因为每种潜能都是有价值的,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否认这一点。当然,孩子不会各方面都很优秀,对于那些他暂时表现出的不擅长的方面,父母也不应该放弃,而是尽可能加以培养。对于任何一个方面,父母一旦发现了孩子的潜能,就应该为他设计一份专门的计划,并按照该计划严格实施下去,因为这对于孩子潜能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7.家长在认识孩子的心智规律方面要清楚,任何看似具有永久效力的东西都必须费力去维持才会真正的持久,得到一件东西容易,其实失去一件东西同样容易,这是一句在财富和知识上运用很广的话;孩子通过自我观察会明白,一切取得伟大成就的人背后都有这么一个条件,艺术家、科学家在创作和科研时候需要它,医生诊断的时候需要它,工程师计量的时候也需要它;家长和孩子在共同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它,最值得家长注意的是要培养孩子把知识的获得当成一种快乐的感觉,而不是让孩子感到获取知识是一件苦恼的事情;而且功课不能让孩子感到厌倦,必须在孩子表现出不耐烦之前及时停止。
38.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情感方面:首先要让孩子懂得爱,其次让孩子懂得感激和回报,还有就是要让孩子在感恩中体会到友谊和爱的快乐。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用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去包容仇恨,用快乐的心情去化解仇恨,抓住那些特殊的经历,培养孩子对感恩之心必要的肃穆和敬仰。家长在生活中要刻意隐藏一部分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关爱不仅要表现在行动上,还要学会隐藏在心里,不能让孩子因此而感受溺爱。
39.家长在培养和推动孩子自我教育方面,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家长还要适时引导孩子去进行自我探讨,自己来推翻自己的理论;对孩子讲解的部分应该尽量的少,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的部分应该尽量多些,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在快乐地进行自我教育。
40.家长要培养孩子在快乐中受教育的观念:其实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无论做任何事都是最有效率的。一旦孩子因为快乐而产生兴趣,这也就成为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让快乐为兴趣引路。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友好和鼓励,在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多给予一些耐心、安慰,每天多制造一些快乐,才能让孩子做事的效率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