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名缺少优秀意志与品质训练的孩子,就算在某方面有不错的潜能,也是很难真正取得什么成就的;一名缺少道德与伦理教育的孩子,往往他的智力发展愈高,他对社会的危害性就愈大。
几乎每个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问家长怎么办?家长告诉孩子说:“你可以告诉老师啊。”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有两个:一是老师很重视这件事,把打人的孩子教育了一番,那孩子不再继续欺负别人了;二是老师觉得小孩子打架是正常的,就没当回事,结果孩子屡次被欺负。此时,孩子可能还会向家长求助:“那家伙还是欺负我,老师不管。”这时,有的家长就开始想办法了:
哭什么啊?你白长这么高了,瞧你那副窝囊样,你不会也打他吗?
走,我带你去见他的家长,太不像话了!
老师居然不管?我找他去,哪有他这么当老师的,难道孩子被打死了也不管吗?
……
结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很多矛盾:孩子之间的矛盾加深,家长之间出现不快,家长与老师之间有了隔阂,最重要的是孩子陷入了迷茫之中。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又何尝不会因为孩子的品德低下而遭受到良心上的巨大打击:
我一把屎一把尿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现在我跟他要一块饼干,他都不愿意给我,真是让我感到心寒;
孩子太自私了,学校组织捐款,她回家居然说:“瞧那些傻帽,这个世界上的穷人多的是,救得过来吗,留着钱还不如买件好看的衣服。”
孩子的爷爷带他出去玩儿,不小心摔倒了,摔得满脸是土,孩子居然高兴地拍手叫好,他爷爷这么疼他,他居然做出这样的行为;
我给他的零用钱已经不少了,可是我发现他经常偷小朋友的零食和玩具,被老师发现了好几次,还找到了家里来,让我非常难堪;
……
家长在责怪孩子,埋怨孩子的同时,也不妨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确让大人感到心痛,这说明父母的道德教育存在一些不当的地方。
斯宾塞教育智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意见》的发表,对于时下年轻父母们疯狂进行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现状无疑是一个警示:早期教育并不只是强调教孩子读书、识字、背古诗、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学舞蹈,等等,而是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智育与德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文化学习方面优秀的孩子,往往在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也很出色,即“品学兼优”,而那些在文化学习上落后的学生,其成绩的下滑却往往是从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滑坡”开始的。
斯宾塞也告诫广大父母,孩子的道德、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启发孩子的智力是同等重要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父母在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斯宾塞教育启示★
(1)做孩子道德的好榜样。
有则这样的公益广告让人记忆犹新:
年轻的妈妈下班回到家,一脸的疲惫,但是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自己的婆婆端上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笑容满面地说:“妈,我给您洗脚。”婆婆心疼地说:“孩子,我自己洗,你休息去吧。”年轻的妈妈说:“我不累!”
恰好这一幕被年轻妈妈的儿子看到了,当妈妈去儿子的卧室看儿子有没有睡着的时候,妈妈发现儿子并不在卧室,她在回头的一瞬间看到了让她感动的一幕:个子矮矮的儿子,端着一大盆水,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一边走一边笑着说:“妈妈,我给您洗脚。”
此时,年轻的妈妈会心地笑了,眼中浸满了泪水。
片子的最后响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的确,父母在家里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人品高尚的人,自己首先要做孩子的榜样,比如待人接物文质彬彬,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尊重老人、孝敬长辈;再比如爱护公共环境,不贪图小便宜,不损人利己等。父母的身体力行一定会给孩子深刻的启迪和指引。
(2)讲一些品德高尚的小故事给孩子听。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父母可以用这样的机会给孩子讲一些品德教育方面的故事,比如雷锋是怎样帮助别人的,一休是如何为别人排忧解难的,一些品德低下的坏蛋是怎样被打败或者被投入监狱的,等等,这些都能给孩子一些启发,让他们的品德从故事中得到提高、升华。
(3)给予孩子最伟大的爱。
家长给孩子健康和适度的爱,是一种塑造品德的伟大的教育力量,它使孩子成长得身心健全,精神饱满,对社会充满了爱,这是道德的根本。父母对孩子的纵容和溺爱只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我、自私和冷漠,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会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最佳的教育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父母与孩子之间正是进行一对一,单独交流的最好“搭档”,很具有个别指导的优势,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从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比如在上学的路上,恰好碰到一些大人在打架,而且还满嘴脏话,父母可以提醒孩子说:“你喜欢这些人吗?”孩子说:“不喜欢。”“为什么呢?”孩子会回答说:“他们不好,他们打架,还骂人。”父母可以继续教育说:“对呀,所以爱打架和爱骂人的孩子也没有人会喜欢的,你以后千万不要这样哦。”
再比如,在公园中,有人随便将垃圾丢在了花丛中,父母可以叫孩子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并且告诉孩子:“你看,如果大家都像那个人一样随便丢垃圾,那么这个花园就成了垃圾场了,你别学他哦,只有花园里干干净净的,我们才能每天过来看蝴蝶、喂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