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道德:行为的规范

军人道德:行为的规范

对于道德这个词,人们普遍较熟悉。通俗地说,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它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而军人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军人道德又有什么特点呢?

大家知道,军队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军人的存在也大多是与准备战争和制止战争相联系的。这就要求每个军人都必须遵守一些特殊的道德规范,养成与军队的特殊使命相适应的道德素质。比如,军队的使命主要是打仗,与之相适应,军人道德就要求军人必须勇敢、顽强、不怕死,随时准备以身殉职;军事集团是组织纪律性最强的集团,具有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活动方式,与之相适应,军人道德就要求军人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做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军人履行使命的环境和条件异常艰苦,与之相适应,军人道德就要求军人具备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等。军人道德的这些特点,使之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古今中外,一切有远见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无不重视对军人道德的研究及在军队中培育军人道德。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在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的基本条件时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里,除了才智之外,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与军人道德有关。《孙膑兵法》中也强调:“德行者,兵之厚积也。”意思是说,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军队建设的深厚基础。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中专门写了一章“军队的武德”。对于武德的作用,他指出,武德同军队各部分的关系就像统帅同军队整体的关系一样。统帅只能指挥军队整体,不能指挥军队的各个单独的部分。统帅指挥不到的部分,就必须依靠武德。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常备军在对民众武装作战时,比对常备军作战时更需要武德……战区和其他情况使战争变得越复杂,使得兵力越分散,军队就越需要武德。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武德作用的同时还阐述了武德的具体内容,他主要列举了以下四个方面:一、在极猛烈的炮火下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远不为想象中的危险所吓倒,而在真正的危险面前也寸步不让;二、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指挥官的尊重和信赖;三、在困苦和劳累中能像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的体力,把这种劳累看作是制胜的手段,而不是看成倒霉晦气;四、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一个唯一的简短的信条,因而经常不忘上述一切义务和美德。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军人道德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纷纷把军人道德教育作为军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即使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军队,在依靠强制手段和物质刺激治理军队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心治”,强调培养军人的职业道德,激励官兵的士气。如美军特别重视军人道德教育,规定了具体的内容,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使官兵树立起军人道德观念。美军是一支资产阶级的军队,有些入伍青年并没有把当兵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而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入伍后,不安心服役,不愿离开国家到其他国家驻防,不愿打仗等。因此,美军从国防部到军、师各级均有专设的宣传机构,分队也都编有专职或兼职的宣教人员。军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史、自我修养、品德和遵纪守法等。

军人道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军人道德必然反映一定阶级利益的要求,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例如,剥削阶级军队的军人道德,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因而,在剥削阶级军队中,绝对忠于国家及其法律,对内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对外参加侵略战争,为剥削阶级掠夺更多的财富和占领更多的殖民地等行为,都被看作是符合军人道德的行为。而无产阶级军队的军人道德,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并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对自己军队的道德要求,与资产阶级对军队道德的要求相比,具有崭新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当今无产阶级军队的代表。在长期的革命征程中,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军,用共产主义道德哺育官兵,从而使军队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了优良的道德文化,如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把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热爱军队,恪尽职守,处处维护军队和集体的荣誉;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维护军队的坚强团结和集中统一;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革命气节等。在我军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堪称时代楷模并走在社会前列的先进典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大渡河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等坚决与敌人血战到底绝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在敌人的刑场上,方志敏、赵一曼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气节;在人民危难之际,罗盛教、欧阳海、刘英俊、王杰等挺身而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张思德、雷锋、朱伯儒、李润虎、张子祥等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自觉意识。这些先进典型身上闪烁的我军优良道德传统的光华,构成了人民军队道德文化的主旋律。

为增强新时期我军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政治部在继承我军优良道德传统,总结新形势下部队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10月25日制定并颁发了《军人道德规范》,作为全军官兵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八个方面,这使我国军事道德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军人道德规范》内容如下:(1)听党指挥。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维护各级党组织在部队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接受党的教育,执行党的指示,出色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2)爱国奉献。热爱祖国,拥护支持改革,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3)爱军习武。安心服役,献身国防,时刻准备打仗。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掌握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本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关心集体,勇于创新,当好部队建设主人翁。(4)尊干爱兵。坚持官兵一致的基本原则,军官维护士兵的人格和民主权利,自觉接受士兵的监督;士兵尊重军官的领导,服从军官的管理。保持健康纯洁的官兵关系,军官公道正派地处理涉及士兵切身利益的问题,士兵要依靠自身努力争取荣誉和进步。发展团结互助的官兵情谊,军官关心士兵疾苦,主动为士兵排忧解难,士兵体谅组织困难,积极协助军官做好工作。(5)严守纪律。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政策,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命令和组织决议。注重自我约束,自觉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保守军事秘密,坚决抵制非法组织在军队的活动,维护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稳定。(6)坚守气节。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敢打必胜,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勇于坚持真理维护正义,珍惜国格、人格和军人荣誉,绝不背叛祖国和军队。自觉抵制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拒腐蚀,永不沾。(7)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炼,力戒铺张浪费、奢靡豪华。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力戒争名逐利、虚假漂浮。开拓进取,发扬为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的精神,力戒安于现状、无所作为。(8)文明礼貌。注重仪表风范,军容严整,礼节周到。端正工作态度,文明执勤,文明服务。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模范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尊重地方政府,爱护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