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风云的战神:著名将帅纪念馆

叱咤风云的战神:著名将帅纪念馆

不可否认,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英雄人物尤其是著名将帅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不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且对历史上的一些优秀人物,包括某些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的活动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马克思对古罗马的起义领袖斯巴达克给予肯定,恩格斯对近代的拿破仑、加里波第和毛奇等人通过正确指挥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较高评价,恩格斯甚至称拿破仑为“战争巨人”。在人类战争史上,曾涌现了无数的著名将帅,他们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世界各国人民为纪念本国将帅对本国及本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在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将帅的出生地或其他地方建设了很多纪念馆,供世人瞻仰。

美国在独立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将帅,如华盛顿、格兰特、巴顿、布莱德雷、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美国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建立了很多的纪念馆。如巴顿的纪念馆,坐落在洛杉矶以东240公里左右的地方,这是一片原始辽阔、杳无人迹的沙漠地区,曾经被形容为“上帝遗忘的地方”,而这里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北非战场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巴顿将军整军习武、训练其麾下百战雄师和装甲部队的营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计有上百万的军队,包括7个装甲师和13个步兵师在此地完成了所谓的“震撼训练”。作为沙漠作战的先期培训,这些训练也奠定了盟军在北非转败为胜的基础。纪念馆由当年熟识巴顿的一位当地居民慷慨捐地,并由巴顿将军纪念基金会和联邦政府共同经营,每日游客络绎不绝。馆中除了展示巴顿骁勇善战的一生之外,更保存了他创建“沙漠作战中心”时候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历史资料。

在美国,麦克阿瑟纪念馆也较有名气。纪念馆位于诺福克市政大街,由19世纪的市政厅改建而成。除主馆外,纪念馆还包括了专门放映麦克阿瑟将军资料的小型剧院以及图书馆、档案室和礼品商店。纪念馆免费开放,展厅以时间和区域为线索,通过大量实物和文史资料,展示了麦克阿瑟将军的戎马生涯。主馆内陈列的项目非常丰富,既有佐证麦克阿瑟将军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也有其本人及家族使用过的物品,还有各国政府和社团赠送的礼品和勋章。其中最令麦克阿瑟将军骄傲的,可能要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签署的投降书了。这份投降书是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订的,主要内容是日本接受美、苏、英、中在波茨坦宣言中提出的条件,日本天皇及政府将遵守盟军统帅意旨,处理政务及履行投降规定。在投降书上,盟军统帅麦克阿瑟、美国代表尼米兹、中国代表徐永昌,以及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名。与投降书相对应的是一对瓷花瓶,高约1.6米,非常精致,为日本政府所赠送。一边是令人耻辱的投降书,一边是赠送的精美礼物,真不知道日本政府在赠送这对瓷花瓶时,内心表现的是敬仰、畏惧还是奉承。麦克阿瑟将军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对世界正义力量击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这也标志着麦克阿瑟将军戎马人生达到顶峰。

在英国,有纳尔逊、亚历山大、威灵顿、蒙哥马利等将帅的纪念馆。站在英国王子街上,面对卡尔顿山,远远就可以看到山顶一座造型如同老式单筒望远镜的塔,直指天空,那就是纳尔逊将军纪念碑。纳尔逊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将领与军事天才。1805年,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和约瑟夫·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附近展开大战(即特拉法尔加海战),当时的英国舰队实力并不占优势(主力舰之比27∶33),却在纳尔逊的超凡指挥下,一举击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重创拿破仑,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纳尔逊也在这次海战中为国捐躯。当时,舰队的官兵痛伤将军的去世,都在帽子的后面缝上两根黑带以示哀悼,这就是现代海军军帽后面两根黑飘带的来历。在英国还有一位和纳尔逊一样击败拿破仑的将军,那就是威灵顿,但其纪念馆却在其击败拿破仑的地方——比利时的滑铁卢镇。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镇上,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万平方米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在俄罗斯,有大名鼎鼎的库图佐夫;苏联时期,有戈尔什科夫、朱可夫等一大批著名将帅。他们同样也得到了世人的敬仰,人们修建了很多纪念馆以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其中以朱可夫纪念馆最为著名。朱可夫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时,曾随同苏联军事使团到中国观察日本人的战略战术,并担任驻华军事顾问。1938年被派往蒙古。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朱可夫指挥驻蒙苏军与三倍于己的日本关东军作战,取得了围歼日军重兵集团的巨大胜利。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但朱可夫使用机械化军进行反突击,阻止了德军的推进。在耶尔尼亚地区,他率领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卫国战争以来第一场进攻战,重创德军,鼓舞了苏军士气。列宁格勒危急时,他出任方面军司令员,制定了守城计划,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当德军逼近莫斯科时,他奉命赶回莫斯科,指挥极其困难的莫斯科保卫战,把敌军驱赶到五十公里之外。斯大林格勒危急时,他又以天才的指挥艺术和超人的工作效率解决了防御战中的一系列难题,保证了防御的稳定。1942年11月,他开始实施与华西列夫斯基等人共同制定的反攻方案,节节取胜,不久以全歼被围的33万敌军的巨大胜利实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此后,他率军歼灭了德国“A”集团军群,解放了波兰大部分领土,继而挺进德国,攻克柏林,并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接受了纳粹德国的投降书。朱可夫纪念馆设在俄罗斯国防部旧楼——原来朱可夫任国防部长时的办公室。这座大楼建于1920年,国家接管后所有军事机关都设在这里。原国防部长朱可夫的办公室和会客室,从1996年起辟为朱可夫纪念馆,保留至今。纪念馆展品基本上按照朱可夫的生平收集到了应有的史料和实物,突出展示了朱可夫的军事才能。

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卷中,曾经涌现过无数著名的将帅。古时的孙武、孙膑、岳飞等将帅都为人们所熟知。我军建军以来更是涌现了如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陈赓等著名将帅。为纪念这些著名将帅,人们修建了纪念馆来纪念这些英雄人物,如朱德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纪念馆于1978年12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1982年8月1日落成开馆,邓小平题写了馆名。纪念馆背临雄伟的马鞍山,西向挺秀的琳琅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整个建筑采用古典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格局,外观古朴典雅,内部具有现代建筑特色。主体建筑包括门庭、回廊、展厅、接待室、休息厅、纪念品展销服务部,附属建筑包括职工宿舍、办公室、文物库房等。馆内设有6个展厅,面积为780平方米,展线长186米。该馆1994年被四川省委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又被四川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家教委、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等6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展厅介绍了朱德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23年生活、学习、劳动的情况。第二展厅介绍了朱德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国的活动史。第三、第四展厅是整个陈列的重点,通过展览,真实地再现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龙源口战斗、四渡赤水、创建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以及指挥“三大战役”时朱德总司令的光辉形象。第五展厅展出了朱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领导军队建设、主持国务活动和回家乡视察的情况。第六展厅是书画礼品陈列厅,展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名家缅怀赞颂朱德元帅的书画作品和礼品600余件。展厅陈列展览实物500余件,还有大量的照片、油画、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朱德元帅为了民族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革命到底的战斗一生。

再如彭德怀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乌石镇彭德怀故居对面的200米的卧虎山上,依山而建,与彭德怀故居遥相呼应,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围绕序厅,疏密有致地设立了4大展厅共8个展室。序厅为一个宽敞的八边形,正墙由三组红色高浮雕组成,分别表现的是血战罗霄、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正中一座半身圆雕,塑造了解放战争中的彭德怀。侧面是两幅壁画,主题为“致力于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整个序厅以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高度浓缩地再现了彭德怀史诗般的英雄业绩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纪念馆陈列分4个部分共20个章节,用了300多张照片和一大批珍贵艺术展品,采用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伟大、光辉、战斗的一生。

我军将帅纪念馆大都兼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上面提到的两位元帅的纪念馆,还有如贺龙纪念馆是湖南省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刘伯承元帅纪念馆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