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空的历程:航空博物馆
20世纪初动力飞行器的问世,在军事斗争史上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时至今日,空军已经发展成为装备有歼击、强击、歼击轰炸、轰炸、运输、侦察、作战支援等机种及航天飞机的战略空军,航空装备的性能也越来越高,并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纪念军事航空的发展历程,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航空博物馆,收藏了本国的历代航空装备和战争中与航空相关的文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军事航空文化遗产。
美国航空博物馆众多,不仅有军队的,还有民营的,而且各军种又有自己的航空博物馆。较为著名的航空博物馆有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戈伯航空博物馆、罗宾斯基地航空博物馆、美国陆军航空博物馆、美国陆战队航空博物馆、美国奇诺航空博物馆,等等。其中,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关航空方面的博物馆,它属于斯密森博物馆群中的一员。1976年7月,正值美国建国200周年时对外开放,大受欢迎。博物馆里收集了人类飞行的各种器具,包括气球、飞机和太空航具,收集年代自莱特兄弟第一架可以飞行的飞机至现代阿波罗登月船,向人们生动展示了人类飞行的辉煌历史,昭示了人类为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所付出的心血,也向人们显示了人类无穷的智慧。第一层门厅内“飞行里程碑”,展出的有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第一架动力飞机,罗伯特·戈达德设计的最早的现代火箭,世界第一架超声速飞机,苏联和美国首次发射的人造卫星,美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飞近金星的“水手2号”“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及登月队采回的月岩标本等。其他展厅分别展出的有民用航空、直升机、小型私人飞机、航空娱乐、飞行试验、宇宙知识、火箭和空间技术、人造卫星、月面探索、航空和空间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第二层各展厅展出的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用飞机、水上飞行和舰载飞机、气球与飞艇和空中交通管制、阿波罗登月、航空工程、航空美术等内容。特展厅用作临时展览。第二层有一个空间环境研究中心,专家可在此研究宇宙空间、地球和月球的地质情况等。
戈伯航空博物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斯利文,所有陈列在国家航天太空博物馆的展品都是在此整理出发,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戈伯航空博物馆专门从事各类航空器的复原与收藏。凡是人类航空史上值得保存的航空器,不管军用民用,都在该博物馆的收藏保存之列。戈伯航空博物馆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设立,进行各类航空器的储存及复原工作,到了1977年才正式对外开放。戈伯航空博物馆一共有11栋类似机棚的大型仓库,存放着超过200架以上的各式飞机,还有50多架的飞机长期租借给其他博物馆展示。在这里贮藏着很多绝版飞机。就德国飞机而言,像亨克尔He-219“夜袅”式夜间战斗机,多尼尔Do-335前后双发远程战斗机、Go-229无尾翼喷气战斗机、容克Ju88轰炸机、阿拉度Ar-234喷气轰炸机、Ar-196水上侦察机以及Bv-155B试验性战斗机等,都可以在此见到。这些德国飞机在其他航空博物馆是绝对看不到的。这里美国的一些机型也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如F-4鬼怪战斗机的初期生产型F-4A,当今现存最早一型的B-17D轰炸机,当今B-2隐身轰炸机的始祖——诺斯罗普N-1M飞翼机等。
美国罗宾斯基地航空博物馆紧临罗宾斯空军基地,这里的空军基地是佐治亚州最大的科技中心,因此,罗宾斯基地航空博物馆也标榜以航空电子平台为主要收藏,并自诩为美国地区成长最快的航空博物馆。博物馆占地约2.87万平方米,共分为4个部分,除了户外的展示外,还有主馆、1号机库存与迷彩馆。馆内展示了各式的飞机、发动机、飞弹与历史资料。目前收藏着85架各型飞机。
美国陆军航空博物馆位于福特鲁克尔。博物馆收藏了160多架直升机飞机,其中参展的大约有50多架。它以其是世界上馆藏最多军用直升机的博物馆之一而自豪。主要展厅陈列着数目众多的直升机,它们不仅占据了宽敞的地面,而且有的还悬挂在明亮的屋顶。分散在各个展区的直升机应用在一些主要战役中,它们使游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深受教育。空中机动这一概念在陆军航空史中起着关键作用,讲述陆军航空渊源历史的几个主题展览贯穿了博物馆。除了众多的参战直升机外,博物馆还拥有一系列实验机。
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博物馆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匡提科,原先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馆两个展览馆,现在则增加了一座朝鲜战争馆。朝鲜战争馆的建立主要是纪念朝鲜战争航空史的两项创举:一是敌对两方首次使用喷气式飞机作战,二是直升机大量投入战场担负重要任务。该馆的陈列以F9F(“豹”式舰载喷气战机,格鲁门飞机公司进入喷气时代的第一项产品)、MIG-15和HRS(H-19)直升机为重点,对朝鲜空战的资料,也集中在介绍F9F的作战史。
美国奇诺航空博物馆位于洛杉矶东方60号公路旁的奇诺市。奇诺航空博物馆可分为两大馆: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名机博物馆,主要展出为二战期间一些国家所使用的军机;另一为喷气战斗机博物馆,其中所搜集的飞机包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越战期间所使用的各种军机。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名机博物馆后,展示场地主要分为三大机棚:第一机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名机展示机棚,第二机棚为可飞状态的军用机展示机棚,第三机棚为航空器维修及史迹馆。
不管是现在的俄罗斯还是苏联,它们都是屈指可数的航空大国,当然也建有欧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馆,那就是俄罗斯航空博物馆。位于莫斯科东南38公里处的俄罗斯航空博物馆不仅是俄罗斯独一无二的,而且也是目前欧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全世界第二大航空博物馆。参观者在这里可以见到俄罗斯从1909年起建造和购买的各种各样的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机载武器、救生设备。此外,大厅内还展示了各种飞行器的模型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目前,博物馆的展品已超过4.1万件。俄罗斯航空博物馆汇集了全俄罗斯航空历史上最有历史意义的顶级文物。这里有苏联最著名的设计师A·H·图波列夫领导的全金属飞机研究委员会在1924年5月成功试飞的苏联第一架全金属飞机安特-2,它可载客2名,以每小时155公里的速度飞行在3000米高度巡航。这里有苏联飞行员契卡洛夫机组驾驶过的滑翔极高的单发动机多座飞机安特-25。1937年6月18日至20日,他驾驶这架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越北极后抵达加拿大的温哥华,在63小时之内不着陆连续飞行9130公里,创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又一项伟大的远航飞行纪录。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对俄罗斯军事航空的发展历程有个全面的了解。
对于德国空军人们普遍较为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有各型作战飞机4201架,空军官兵总数已达80万人。德国空军在“闪击”波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著名的不列颠上空空战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空军力量。要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空军,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那就是德国汉诺威航空博物馆。该博物馆所展示的机种都非常精良,包括了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所有机型,从初期双翼机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机型,如容克斯F13、福克系列飞机,这些都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世界上著名的航空博物馆还包括法国的布尔歇航空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巴黎北郊布尔歇镇,是一个拥有1.5万平方米展区、珍藏179架飞机的世界一流航空博物馆。布尔歇航空博物馆的展示区,除就地利用机场(前身为布尔歇机场)的停机坪外,室内则利用机场大厅(称主馆)和机棚;其中A馆与B馆、C馆与D馆、E馆与F馆分别连在一起,而C馆与D馆、E馆与F馆间,为参观方便,也盖起通道相连。这6个机棚连在一起的总长度约有300米。展示的主题各馆有所不同。主馆展示的是气球、滑翔机和部分“一战”的飞机;A馆展示的为“一战”和“二战”之间的飞机,以“征服天空”为最大诉求;B馆展示的为“二战”期间的飞机;C馆则展示“二战”后法国所发展的各式喷气机;D馆的主题为“战后的法国空军”;E馆为各式运动飞机所占满,并有放映室和风洞;F馆则是太空馆。
我国也有着自己的军事航空发展历史。1909年9月21日,中国旅美华侨冯如驾驶自己研制的双冀机,在美国奥克兰附近的派德蒙特首飞获得成功,冯如被誉为“东方的莱特”。1911年,冯如带自制的两架飞机回国,被孙中山任命为革命军飞行队队长。从那时起,我国就有军事航空了。在此后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军事航空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为纪念这一历程,保护军事航空文化遗产,中国于1986年10月开始筹建中国航空博物馆,1989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70余万平方米,日前已收藏120个型号的299架飞机,其中符合国家一级文物标准的有47件,符合国家二级文物标准的有52件,属世界航空珍品,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同时,还收藏有地空导弹、雷达、航空炸弹、航空照相机、飞行服装、航空伞具、航空轮胎等2468件武器装备样品及数万件航空文物,另有中外航空图书资料2万余册,重要友好往来礼品1021件。
中国航空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翔实的史料,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和人民空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航空史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及人民空军发展的历史见证。从国产第一批第一架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从强击机、轰炸机到运输机、直升机,从我国第一架预警机到第一架电子干扰机……国产各种型号的飞机可谓琳琅满目。馆内还藏有一大批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飞机:有中国人冯如自行设计并制造的“冯如二号”飞机,有参加1949年开国大典时接受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检阅的P-51“野马”式战斗机、“蚊”式轰炸机、C-46运输机、PT-19A教练机和L-5联络机,有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使用过的P-40战斗机,有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米格-15型战斗机、图-2型轰炸机和拉-11型战斗机,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三军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使用的伊尔-10强击机,有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多次乘坐过的伊尔-14型运输机(4202号),有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0101号以及后来相继研制生产的歼-6、歼-7、歼-8、运-8等系列飞机,有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飞入蘑菇云收集烟尘样品的伊尔-12型运输机,有1972年1月7日空投中国第一颗氢弹的国产强-5型强击机(11264号),有在1976年1月15日将周恩来的骨灰撒向祖国江河大地上的运-5型飞机(7225号),等等。这里的每一架飞机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中国航空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昌平区大汤山脚下,占地面积70多万平方米。它北邻十三陵、八达岭,南接奥运村,西与八达岭高速公路相通,东有立汤快速公路和北京相连。航空博物馆是一处以飞机文物为主体的亚洲最大、世界屈指可数的航空珍品荟萃地。博物馆已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