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民主制度: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创举

三大民主制度: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创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实行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三大民主制度,是中国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革命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和平建设过程中,我军的民主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三大民主为核心的一整套具有我军特色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这对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密切官兵关系,增强军队内部团结,激发官兵战斗热情和创造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三湾改编标志着三大民主制度初步形成。南昌起义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新时期,同时我党也开始了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探索过程。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严酷的政治军事环境,艰苦的军队生活,致使1927年至1928年夏我党领导的部队人员锐减,如何巩固部队力量成为当时我党亟待解决的问题。1927年九十月间,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加强对部队的领导:一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二是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规定干部不准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实行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在团、营、连三级设立士兵委员会代表士兵利益,参加部队管理,确保士兵民主权利的实施。三湾改编废除了雇佣制,破除了旧军队的习气和带兵方法,确立了崭新的官兵关系,使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古田会议标志着三大民主制度基本形成。建设人民军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中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报复主义、雇佣观念等各种思想逐渐显露出来,打骂士兵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1929年12月,红四军召开古田会议,并形成《古田会议决议》。决议规定:红军中,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坚决废止肉刑、废止辱骂和优待伤病兵;让士兵有说话的权利,反对打击报复;克服极端民主化,保证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要求军官关心战士,随时看望伤病兵,而且要把这些方法定为一种制度。同时,针对极端民主化和绝对平均主义倾向,强调指出,一定要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这些民主措施的制定和实行,对扫除军阀主义影响,建立平等融洽、团结友爱的官兵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而壮大了红军力量。1930年5月,毛泽东又深入红四军二纵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把民主思想与部队管理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管理教育七条原则和方法,并在连以上干部会上逐条讲解。1930年9月,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正式颁发《红军士兵会章程》,以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士兵会工作,士兵会得到了健全和发展。各地红军仿照红四军的做法,都在部队内部实行了民主制度。

抗战初期红军改编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民党军队的不良影响,军阀主义倾向在我军重新抬头,民主传统面临考验。1942年冬到1944年春,我军先后在陕甘宁边区部队范围内,开展以反对军阀主义和教条主义为中心的、规模空前的整风运动,运用民主整风的方法,检查官兵关系,纠正军阀主义倾向,开展尊干爱兵运动,增进亲密友爱的情谊,加强内部团结。通过整风运动,军队内部民主生活有了进一步发展。1944年4月,谭政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军队内部关系上,“必须是团结的方针,必须是合作互助的方针”,凡是存在缺点的,都应通过民主检讨大会加以揭露。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学习谭政报告的过程中,普遍召开连队民主大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检讨了官兵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尊重干部、爱护士兵”的口号,制定了尊干爱兵公约。从此,尊干爱兵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1944年6月,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要求在一年内整训部队,为将来大发展准备条件,并提出打破老一套的练兵方法,在训练中实行群众运动,“从士兵中发现能手(练兵英雄),教育士兵群众,军官不如士兵者先向练兵英雄学习,然后教育士兵”。8月22日,毛泽东、刘少奇、陈毅联名发出对华中整训部队的指示,再次肯定打破陈规,采取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的群众运动的练兵办法。这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这次群众练兵运动是我军民主建设的又一创举,也是后来确定下来的军事民主的萌芽。

随着革命战争实践的发展和新式整军运动的进行,我军内部民主生活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新式整军运动是一次有领导、有秩序的全军性的群众性民主运动,普遍采用民主方法进行阶级教育,检查工作。在政治上,许多部队在新式整军运动之前,已普遍开展评功过、评伤员、评技术活动。经过新式整军运动,民主批评又发展为评议党员和干部。在经济上,主要的是反贪污浪费,由战士选出的经济委员协助连队首长管理伙食,定期检查公布账目。而在军事上,民主不仅表现在整军训练中的官兵互教互学、评教评学上,而且把民主贯穿于整个作战过程之中,如战前的“想办法会”“诸葛亮会”,战中充分吸取群众意见,战后开展包括评指挥、评战术、评技术、评纪律、评作风在内的全面战评活动。

西北野战军攻打蟠龙,是军事民主运用比较成功的一例。20世纪50年代,彭德怀在讲到军事民主时多次以蟠龙战役为例。蟠龙位于延安东北,来自西北、东北的两支溪水在此汇合为蟠龙川,向南流经青化砭、拐峁注入延河。延榆公路在蟠龙南5公里多处东折经永坪、清涧至绥德、榆林。公路也通到蟠龙,再往北,则是骡马山路,经羊马河到瓦窑堡。蟠龙自古以来即是商旅打尖留宿地,街上有很多骡马店和客栈。地形上除南面是大川外,西、北、东面均为高山,尤其东侧陡峭险峻,是控制蟠龙的制高点。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于1947年3月下旬进占蟠龙后,即把此地作为粮弹被服补给基地,由胡宗南军三大主力师之一的整编第一师(原第一军)下属之第一六七旅旅部及第四九九团,配属陕西省宝鸡保安总队据守。第一六七旅装备精良,山炮营有12门炮,训练有素,又调集其他师旅工兵,在蟠龙各高地遍筑地堡堑壕,敷设铁丝网、地雷,构成了严密野战防御体系。此前,1947年4月6日与19日,我军两次攻击均无功而撤,打了消耗仗。

第三次打蟠龙,彭德怀的作战部署是,以4个旅攻蟠龙,两个旅阻击援敌。即以张宗逊第一纵队之第三五八旅攻北山,独一旅攻西山;王震第二纵队之独四旅及配属之新四旅攻东山,第三五九旅监视并准备阻击清涧、绥德回援之敌,教导旅阻击青化砭之敌第八十四旅和拐峁之敌第四十八旅。当时,打蟠龙是王震指挥的,一时打不下来,王震着急,彭德怀于是就到王震的指挥所(即独四旅指挥所),找了第一线部队的少数连排班长和战士开了一个会。首先把情况摆开,炮弹没有了,弹药也剩下不多了,敌人援兵隔不多远,只有一天顶多一天半的距离。这个部队已打了两三天了。怎么办?有一个兵说,可以打开,你们太急了,要照我们的办法是可以打开的。彭德怀问,你们准备怎样打?他说,敌人地堡在山顶上,我们的轻兵器火力打不到,妨碍我们突破的是敌军的手榴弹,我们可组成多个三五人战斗小组,轮番攻击,冲到敌人投手榴弹的距离,敌人投手榴弹,我们就顺陡坡向下滚,这样反复多次冲锋,敌人手榴弹打完了,我们冲上去用手榴弹投入敌军堑壕和地堡,就可占领阵地。当时彭德怀就同意按这个办法组织攻击,果然攻下了主阵地,然后居高临下,冲进蟠龙镇。独四旅与新四旅第七七一团攻占集玉峁后,北山敌军仍在顽抗。新四旅第十六团连续攻占了玉皇峁等地,解除了攻北山部队的侧射威胁后,又派一个营协同第三五八旅攻北山,人人出主意想办法,用对壕作业,即挖S形交通壕,两侧挖猫耳洞,边挖边巩固,逐渐逼近敌前沿,用爆破摧毁了敌铁丝网等障碍物,攻占了北山。然后,我军从东、北、西高地下山会攻蟠龙镇,4日夜全歼了残敌。战后,彭德怀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进行了汇报。

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总结军队民主运动的经验,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起草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党内指示,第一次将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概括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并明确提出了开展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使部队民主生活有组织保障,各部队先后恢复和重建了士兵委员会。1948年10月,总政治部颁布了《关于革命军人委员会(即战委会)条例草案》,规定革命军人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实行三大民主。从此,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更加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新式整军运动深入开展三大民主,提高了官兵的政治觉悟,整顿了纪律,纯洁了队伍,焕发了战斗精神,部队万众一心,群威群胆,英勇杀敌,为赢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其中政治民主是指,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只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的贵贱,都是军队的主人,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干部尊重战士的民主权利,发扬民主作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决不允许压制民主,打击报复。这一点与当时苏联红军所讲的民主是不同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总顾问在与彭德怀探讨军队民主问题时曾说过,指挥员在执行职务上,下级甚至党内也不能批评,但下级可以控诉。而我军的政治民主则可以对各种不良倾向,不论其是指挥员、战斗员还是工作人员身上的,每个军人都有直接劝告、制止以至向军人委员会反映与保持批评揭发审查之责任。

经济民主是指基层官兵经济生活的民主权利。官兵在部队基层以分配和消费为主的经济关系中其地位是平等的,都享有监督和参与基层经济生活管理的权利。首先,实行经济公开。官兵通过军人委员会等群众组织,监督经济支出,检查连队伙食费、生产费、办公费和杂支费的分配和使用,防止个别军官利用职权侵占战士利益以及违反政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战士参与连队的伙食管理。战士通过军人委员会,协助连队首长加强对伙食的管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再次,官兵生活同甘共苦。我军民主所包含的平等原则,在基层的经济生活方面,集中表现为官兵生活甘苦与共。

军事民主就是指官兵在执行作战、训练和其他任务时的民主权利。军事民主包括军事活动中官兵的知情权、讨论权、参与权和建议权。首先,军事训练中的民主。其形式集中表现在互教互学的活动上。其次,作战中的民主。作战前,只要条件许可,就要把作战方案和战斗任务交给群众讨论,寻找克敌制胜的有效办法。再次,执行其他任务和日常管理中的民主。在战备、执勤、施工、生产、科研、抢险救灾的各项任务以及日常部队管理中,也要开展民主活动,集中群众智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