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

序 二

自身免疫病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0.09%,且整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病作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要重点攻克的十类重大疾病之一。自身免疫病的实验室检查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为临床诊治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同时可以辅助评价治疗效果、了解疾病分期和进行预后评估。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同自身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查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在这些自身抗体中有一类被称为抗核抗体(ANA),其对自身免疫病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被认为是此类疾病的首选筛查项目。自身免疫病的病程一般较长,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因此及时准确检测ANA,可对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等起辅助作用。国际上公认的ANA检测的参考方法是以HEp—2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国际共识(ICAP),根据其荧光特点将其分为30种荧光核型。当然,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发展,有诊断价值的荧光核型还会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均已经开展了ANA的检测,但国内抗核抗体检测荧光图谱类图书少,而荧光图谱结合病例形式的参考书更是缺乏,尤其对于基层实验室来说,由于学习资料相当有限,限制了抗核抗体规范化检测的整体发展。本书抗核抗体集国内本领域资深专家集体智慧,系统地介绍了抗核抗体概述、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ICAP所定义的30种荧光核型,对每种荧光核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采用不同品牌试剂展示同一种荧光核型,旨在对每种核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本书的最大亮点是对206个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诊断及荧光核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真实病例结合荧光图谱的形式展现了不同核型相关不同靶抗原及不同疾病的特点,为临床和实验室沟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

检验医学一直致力于医学实验室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之前我们在检验项目的数字化结果标准化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而本书更是对核型检验的标准化工作的总结,标志着上海医学检验界在自身免疫检测的规范化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值得庆贺。

最后,诚挚地感谢参与本书撰写及校稿的所有专家,以及参与编辑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

关 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