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核抗体定义

一、抗核抗体定义

(一)抗核抗体的由来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针对细胞核的自身抗体。1948年,Hargraves等人发现在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骨髓中存在以前未知的细胞,他们称之为狼疮细胞(lupus erythematosus cell,LE细胞),其特征为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另一白细胞释放出的核物质[1]。这一极其重要的发现奠定了ANA研究的基础。1957年Holborow等人证明在LE细胞现象中起重要作用的LE细胞因子对组织细胞核有亲和力,并首先以组织切片为抗原底物,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检测ANA[2]。1959年,人们发现SLE患者的血清中含有抗体,这些抗体与细胞核的盐水提取物沉淀在一起,称为可提取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抗核抗体测试主要目的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对细胞核不同成分有反应性的抗体,因此称之为抗核抗体。

(二)抗核抗体的定义

传统定义中,抗核抗体仅指抗真核细胞核各种成分的自身抗体,但其广义定义则包括针对真核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总称,又称抗细胞抗体(anti-cellular antibody),其靶抗原可存在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或细胞分裂结构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