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仁颗粒型(AC—10)

三、核仁颗粒型(AC—10)

【荧光核型特征】

1.分裂间期细胞·核仁内可见清晰的颗粒样染色(图3—6—3)。

2.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染色质内可见1~5对点状染色,核浆轻微染色(图3—6—3)。

【核型鉴别】

1.核仁均质型(AC—8)·见本节核仁均质型核型鉴别2。

2.核仁斑片型(AC—9)·见本节核仁斑片型核型鉴别2。

img

图3—6—3 不同品牌试剂HEp—2 IFA核仁颗粒型(AC—10)核型特点

A.欧蒙(20倍镜);B.欧蒙(40倍镜);C.INOVA(20倍镜);D.INOVA(40倍镜);E.AESKU(20倍镜);F.AESKU(40倍镜);G.MBL(20倍镜);H.MBL(40倍镜);I.康润科技(20倍镜);J.康润科技(40倍镜)

【相关靶抗原】

(一)RNA聚合酶Ⅰ

1.生物学功能·RNAPⅠ是真核细胞含有的3种RNA聚合酶之一,位于核仁。它以DNA或RNA为模板,进行rRNA(除外5S rRNA)转录,负责合成rRNA前体45S,45S成熟后会成为28S、18S,以及5.8S rRNA。抗RNAPⅠ抗体常与抗RNAPⅢ抗体同时存在(RNP Ⅰ/Ⅲ),也可伴抗RNAPⅡ抗体阳性(RNP Ⅰ/Ⅱ/Ⅲ),但其很少与系统性硬化症抗体谱中其他抗体,如抗Th/To抗体、抗核仁纤维蛋白抗体、抗topo Ⅰ抗体和抗PM—Scl抗体等抗体同时存在。

2.临床意义·抗RNAPⅠ抗体常见于dcSSc,且相较抗topo Ⅰ抗体或ACA阳性的SSc患者更易累及肾脏[14]。抗RNAPⅢ抗体阳性的SSc患者在起病3年内易伴发乳腺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但同时存在抗RNAPⅠ抗体和抗RNAPⅢ抗体两种抗体的患者肿瘤发生率大幅降低[15]

3.检测方法·抗RNAPⅠ抗体不建议采用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荧光核型后,再针对核仁型血清样本进行抗RNAPⅠ抗体检测。由于抗RNAPⅢ抗体在HEp—2 IFA检测荧光核型呈粗颗粒型(AC—5),而抗RNAPⅠ和抗RNAPⅢ抗体经常同时存在,导致抗RNAPⅠ/Ⅲ抗体阳性血清大部分呈核颗粒型(核仁阳性或核仁阴性)。仅少量双阳血清中抗RNAPⅠ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抗RNAPⅢ抗体,才呈现核仁型荧光染色。抗RNAPⅠ抗体临床尚无商品化检测试剂盒。科研可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其产物经SDS—PAGE可见14~210 kDa共13条多肽条带[16]

(二)hUBF/NOR—90

1.生物学功能·NOR—90(nucleolus organizing regions—90 kDa)是1987年Rodriguez—Sanchez等人在SSc患者中发现的一种新的核仁蛋白(93 kDa和89 kDa),其位于分裂期细胞的NOR区和间期细胞的核仁内。人上游结合转录因子(human upstream binding factor,hUBF)与NOR—90蛋白序列高度相似,仅多出一段含37个氨基酸的插入序列。纯化的抗NOR—90抗体可同时识别hUBF和NOR—90蛋白。hUBF含94 kDa(UBF1)和97 kDa(UBF2)两种多肽,是RNAPⅠ特异性转录因子,可与SL1(selectivity factor 1)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于rRNA基因启动子区,增强RNAPⅠ的转录活性,是激活rRNA转录的必要元件。

2.临床意义·抗hUBF/NOR—90抗体可在SSc(检出率<5%)、RA、SLE、SS等多种自身免疫病,以及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中检出。抗hUBF/NOR—90抗体阳性的SSc患者一般表现为lcSSc,脏器受累较轻微,预后良好[17]

3.检测方法·临床实验室检测抗hUBF/NOR—90抗体可采用LIA,该抗体包含于SSc抗体谱(表3—6—4)。科研实验室可采用IP或WB进行检测。

表3—6—4 实验室部分抗hUBF/NOR—90抗体检测试剂盒*

img

注:*抗hUBF/NOR—90抗体检测试剂均为科研试剂,目前尚无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