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共识

一、国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共识

(一)ICAP简介

2014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12届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国际研讨会期间,由66位专家在2009年巴西ANA核型共识的基础上,就HEp—2 IFA观察到的荧光核型命名达成共识。一致的命名法和代表性荧光核型图片可在ICAP网站上在线获取(www.ANApatterns.org)。2019年ICAP工作组发表文章“Clinical relevance of HEp—2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patterns: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ANA Patterns(ICAP)perspective”,综述了不同荧光核型相关临床意义,并于2020年将该文献涉及的临床相关信息加入ICAP网站。

ICAP的目的主要包括:①促进自身抗体命名的一致性;②HEp—2 IFA ANA荧光核型的精细化定义;③强调HEp—2 IFA ANA荧光核型的免疫学相关性;④进一步研究HEp—2 IFA荧光核型与疾病分类和临床表现相关意义。

(二)ICAP荧光核型分类和命名

ICAP目前将HEp—2 IFA ANA核型分为四大类,每一分类下的荧光核型分别以AC(anti-cell)加数字的方式进行命名(图2—2—1)。四大类分别为阴性(1种:AC—0)、细胞核核型(15种:AC—1 ~AC—14和AC—29)、细胞浆核型(9种:AC—15~AC—23)和细胞有丝分裂期核型(5种:AC—24 ~AC—28)。依据荧光核型识别的难易程度,ICAP将AC—0~AC—29共30种荧光核型分为基础级(即主管级,图2—2—1黄色核型)和疑难级(即专家级,图2—2—1绿色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