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叔的故事》简介
《保大叔的故事》这本书是由.张琨,陈国栋著创作的,《保大叔的故事》共有102章节
1
序 岁月峥嵘最忆时
见证了新中国成长发展壮大的李保忠同志,1952年地质部组建时,就成为地质队伍中的一员,1994年离休,今年87岁。在他的地质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地质队为从...
2
引 言
进入位于北京南礼士路的全国总工会家属院,楼道管理员问我们找谁,我们说找李保忠。他稍作迟疑,说:“喔,找保大叔啊!”我们连忙说:“对对对,找保大叔。”在基层地质队...
3
目录
目 录 序 岁月峥嵘最忆时 引 言 第一章 地质部的年轻人 一 立 志 李四光的亲笔签名 最可爱的人 二 投身地质 请调申请书 走进地质部 告别母亲 留部工作 ...
4
第一章 地质部的年轻人
...
5
一 立 志
...
6
李四光的亲笔签名
1952年10月2日,北京的空气里已经有一丝薄薄的凉意,风一阵阵地席卷着街道上的落叶,行人中有的已经穿上厚实的中山装。天安门前举行国庆庆典的铁流硝烟味似乎还未散...
7
最可爱的人
要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想法,李保忠不是这时才有的。早在1951年国庆期间,李保忠在华北军区招待处当招待员时,接待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在和崔建国、郑...
8
二 投身地质
...
9
请调申请书
决心下定了,李保忠开始着手以他的方式报效祖国。他的目标是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不能像志愿军战士那样为祖国流血,但一定要为祖国流汗。 ...
10
走进地质部
1952年12月20日,李保忠接到了地质部人事司通知,让他到人事司来一趟。当天,李保忠就来到西单皮库胡同地质部人事司报到。接待他的是人事司干部管理科科长赵奎位。...
11
告别母亲
这一周,李保忠觉得过得既慢又快。慢,是因为他盼望着早日到祖国的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他恨不得立马就出发。快,是因为这些天李保忠都在陪妈妈。妈妈对...
12
留部工作
出发那天,李保忠背着大包小包到了地质部人事司。进门后,赵奎位接待了他。李保忠心已经在绿皮车厢上,去祖国需要他的路上了。但科长的一席话把李保忠的心拉了回来,科长一...
13
三 地质部的前身今世
...
14
地质部建部初期的家底
1952年9月2日,在西单十字路口以西路北约200米的原旧刑部街西单剧场,召开了“庆祝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成立大会”。会后,一块象征新中国地质工作最高领导机关——...
15
成立建房办公室
地质部建部时各司局的分布大致情况是: 人事司和供应司在西单皮库胡同办公,资料局在安定门外六铺炕,财务司和教育司在丰盛胡同,行政司虽也在兵马司胡同,但也不和部机关...
16
陈圆圆的后花园
现在的自然资源部机关坐落在西四路口西南,阜成门外大街以南,羊肉胡同以北。这里曾经是吴三桂爱妾陈圆圆的后花园,时过境迁,到建部时,这里已经是荒芜的断壁残垣。名为花...
17
地质宿舍没离开“马”,地质部机关离不开“羊”
地质部机关大楼连同地质博物馆于1956年全部建成,后来接着在羊肉胡同以南建造了李四光讲学堂,开辟了地质部机关的南门。随着时光的流逝,讲学堂已改为北京人人皆知的地...
18
难忘的一次出差和市内的一次送急件
1953年的一天,正在地质部建房办公室忙碌的李保忠,接到领导通知,出差到沈阳订购一个建筑上急需的要件。为此,地质部为他准备了介绍信,信上盖有地质部的正方形公章和...
19
四 李保忠所知道的李四光
在地质部,李保忠不时会见到李四光。每次见到,李保忠都会望着这位把他引进地质部的、60多岁精神矍铄的老人,有时见到他,是在大院里踱着步子,仿佛在思考什么问题,有时...
20
李四光名字的由来
李四光原本也不叫李四光,叫李仲揆。后来为什么叫李四光呢?李四光当年在武昌高等小学就读时,成绩名列前茅。当时学校有规定,成绩在前五名的,可以官费到英、美、法、德或...
21
李四光的归国经历
李四光归国的传奇经历,李保忠更是听得津津有味。1948年,李四光作为当时中国地质学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加世界地质学会第十八届会议。在这次大会上,李四光发表了体现...
22
吃素的李四光
李四光是吃素的,至于吃素的原因,不是因为吃斋念佛,而是因为留学途中生病,这一次生病,差点要了他的命。1902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李四光因为学习优异,在武昌高等小...
23
爱拉小提琴的李四光
李四光平时生活简朴,衣着也很朴素,除留一套毛呢料的中山装参加国家和地质部的一些重要活动外,平时都是的确良的、朴素的中山装,缝缝补补。可在李四光朴素的外表下,却有...
24
五 李保忠眼中的何长工
李四光是地质部部长,但是部里很多日常性、事务性的工作实际上是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主持的。地质部组建时,李四光已经是63岁的老人。1958年,李四光光荣地...
25
早年北漂
何长工早年就曾与北平结下过缘分。早在1918年,何长工作为刚恢复的留法预备班人员,从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北上北平半工半读,做留学前的准备。算起来,何长工年龄虽...
26
爱好多样的何长工
和在延安工作过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一样,何长工喜欢跳舞。可是建部初期没有场地,李保忠当时兼任地质部机关工会文艺晚会组组长,于是李保忠和同事开动脑筋,在兵马司南院食...
27
第二章 童年时光
...
28
一 十年私塾
因为字写得好,李保忠被地质部机关看中,留在部里工作。李保忠说,大家认为他字写得还可以,那是寒窗苦读换来的。童年的李保忠,生活在北京市郊区魏公村一带一个只有19户...
29
二 日寇蹄铁下的北平
童年、少年的李保忠,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北平的种种恶行,亲历了国家受辱,体会到了家破人亡的凄惨和求生的艰难。 在李保忠的回忆和后来老人的讲述中,卢沟桥事变当天,从...
30
三 难忘的1948年
人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因家庭条件或国家经济兴衰以及种种原因有着不同生活经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他们的童年大多数都有过悲惨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