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忠大事记
1934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
1939年2月,在北京大钟寺附近的皂君庙读私塾。
1948年5月,辍学到地主家干活。
1949年9月20日,经乡政府推荐到中央洛杉矶托儿所工作。(参加了革命工作)
1951年1月,在华北军区招待处工作。
1952年8月,转业到苏联专家招待所工作。
1952年10月,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李四光,得到李四光亲笔签名。
1952月12月,到新成立的地质部工作,参与地质部机关建房工作。
1955年5月15日与妻子结婚,婚后第二天即告别新婚的妻子到江苏省东海县的305地质队工作。
1957年2月,到安徽凤阳地质队工作。
1957年8月,大儿子李小卫出生。
1958年9月,到地质部物探局北方大队工作(后改为河北省地质局物探大队)。
1960年3月,小儿子李小立出生。
1962年10月,小女儿李小艳出生。
197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6年7月,出差途经唐山遭遇地震,大难不死。
1980年12月,经中组部特批到全总煤矿地质工会工作。不久妻子调到地质部工作,结束了长达25年的分居生活。
1982年3月,在全国总工会全国财务工作会议上发言,争取到各省、市(区)地质工会不再向省、市(区)总工会上缴工会经费的政策。
1984年,争取到地质队员的子女可以在北京、上海、天津大城市投亲靠友上户口,解决了地质队员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1986年8月,带领慰问演出团,到大西北慰问地质队。
1990年9月,带领慰问演出团,到东北地区慰问地质队。
1992年9月,地矿部建部40周年,与地矿部政治部副主任李长清率团,到华东地区各省、市和地质队进行慰问演出。
1994年7月,离职休养。
1995年5月,赴加拿大投靠女儿定居。
2005年1月,创建温哥华老年华人协会,并任会长。
2007年1月,被加拿大政府授予“对加拿大社区服务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称号。
2007年10月,创建世界华人老年联谊总会,并任主席。
2008年6月,参与创建“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并任第一届委员和共同主席。
2019年10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