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铁爬犁
2025年09月26日
乘坐铁爬犁
慰问演出团的东北之行,最远到达了黑龙江北部齐齐哈尔的地质三队多宝山分队。多宝山分队位于嫩江县北部,毗邻中苏边境。原来多宝山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地方,位于嫩漠公路旁,没有其他建筑,只有一块145公里的路碑孤独地屹立在路旁,默默地数着零零散散的来往车辆。直到1968年,这里才建起了一个部队农场,名叫3026部队农场。1970年4月,农场经黑龙江驻军正式移交给地方,改名为“星火五七农场”,简称星火农场。1974年,星火农场变为星火人民公社。1984年5月,又改为星火乡。三十多年来,地质队在多宝山地区发现了大型铜、铅锌、钼、铁、金、银、钨等金属矿产和煤炭、膨润土等丰富的矿藏,因此又有了“矿产摇篮”之美誉,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多宝之地”,因此地质队员称此地为“多宝山”。1985年4月,正式定名为多宝山镇。
到多宝山分队的道路是最困难的,“夏天,路都被雨水泡烂了。”当地老百姓这样形容去多宝山的路,泥泞烂土路,卡车进不了,要进只能乘坐铁爬犁。
铁爬犁,对于很多演员来说很陌生,简单点说,铁爬犁的外形像雪橇,但是比雪橇大,大约就是一辆货车车厢那么大。铁爬犁不在冰面上行驶,专门在泥泞湿滑的泥土上行驶。原来没有机械设备作动力,就用骡马牲口来拉。现在则是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为动力。连卡车都无法进入的地方,可见在多宝山地区从事找矿的地质队员工作的艰苦程度。演出团的演员包括李保忠,一辈子就坐过一次这样的交通工具。可是地质队员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坐的次数太多了。而且时间漫长,用铁爬犁司机的话说:“如果开车,顺着嫩漠公路开到苏联了,铁爬犁还没有到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