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北漂

早年北漂

何长工早年就曾与北平结下过缘分。早在1918年,何长工作为刚恢复的留法预备班人员,从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北上北平半工半读,做留学前的准备。算起来,何长工年龄虽比李四光小11岁,可到北平却比李四光还早了两年。

这次北上北平工读,也是何长工第一次出远门。刚到北平,一种奇特现象引起何长工注意:给外国人赶马车的车夫和一般车夫穿着不一样,外国人要求给他们赶马车的车夫必须穿着清朝一品官员的朝服,以此讽刺中国清朝官员的无能。何长工心中种下了要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的思想。

到了北平,何长工被派到位于西南方向的长辛店留法高等法文专修馆工业科,这是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预备班之一。在这里,何长工半工半读,一边紧张地进行出国前的学业准备,一边在铁路上做工自给。在北京一年多时间里,何长工两次见到了毛泽东同志,那时毛泽东同志来看望留法勤工俭学的预备班人员,了解他们在长辛店学习工作情况,同大家谈天下时局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中有一次还是坐在何长工的铺上,同大家交流讨论。毛泽东只比何长工大7岁,时年26周岁。但是,毛泽东讲的话,大家都觉得很精辟。毛泽东表现出来的谈笑自若以及高度的政治修养,让何长工等人深为钦佩,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何长工原名叫何坤,“马日事变”后,“马日事变”的发动者许克祥将他与几位革命者列为“大暴徒”,悬赏捉拿。正是有了在长辛店工作经历,出于隐蔽身份需要,毛泽东对他说:“你在长辛店铁路做过工,就叫何长工吧。”意为永远做人民的“长工”。

在北平期间,何长工参加了五四运动,当时学生分为三路,一路是到赵家楼批判曹汝霖。一路是到东交民巷,包围日本使馆。一路是去拆毁“国耻纪念碑”,也就是清朝卖国政府为义和团所打死的德国人克林德立的碑,何长工参加的是东交民巷的这一路。何长工在北平经过近两年学习准备,于1919年12月踏上了去法国的邮轮。这时,李四光刚刚从英国留学归来,到北京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