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物探工作

一 艰苦的物探工作

当时的物探大队有500多名职工,主要的任务是每年年初,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分队数量,分队的设置多则十个,少则六七个。每年开春出队,入冬的11月集中进行冬训。在天津只是大队部的领导机构,各分队都是在河北地区的山区分散流动地开展物探普查工作,没有固定的驻地。由于天津没有分队办公和住宿的地方,所以每年冬训时都要找集中的地方。正是物探大队的特殊性,大队的科室干部每年在生产期间都要下到分队协助工作或跟班劳动,冬训时要倾巢而出到冬训集中地去办公。像李保忠这样的工会干部,更要面向分队去跟班劳动,组织劳动竞赛,促进生产。算起来一年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跑分队,冬训期间更是要和广大职工在一起。1963年大队在河北廊坊建立了永久冬训基地,为方便工作和节省开支,1966年大队部迁出天津市搬到廊坊。

河北物探大队是一支什么样队伍?

李保忠在1972年编了一个快板书,说出了这个队的基本情况。

北京天津正中央,有个车站叫廊坊。

站在车站看西北,绿树掩映一片房。

此处就是物探队,一年四季是找矿。

每年三月春风暖,身背仪器和工装。

按照设计出野外,翻山越岭忙找矿。

磁法电发和重力,化探地震一起上。

依线按点往前走,开路前锋是测量。

山高路险无所惧,大河水渠又何妨。

上山汗水浑身流,下山胸前透心凉。

饮风就餐味道美,裂隙山水蜜一样。

忽然一阵瓢泼雨,无处躲来无处藏。

保护仪器责任大,那管自己有安康。

一年劳累多辛苦,收工路上歌声扬。

回到驻地不休息,八路作风不能忘。

这个来把院子扫,那个挑水一满缸。

要是搬迁离驻地,三不走要记心上。

(屋子内外不干净不能走,水缸的水没满不能走,

损坏老乡东西没赔偿不能走)

山区十月寒风急,收队返回到廊坊。

整理资料看成果,集中冬训学习忙。

文艺活动不能少,一周电影两三场。

按照分队排节目,球场阵阵哨声响。

年底集训一结束,个个回家看爹娘。

若有媳妇更心急,一年未见特别想。

阖家团圆过春节,两个多月不算长。

家院小树刚发芽,告别爹娘回廊坊。

回头看看她一眼,年终生个小儿郎。

年复一年过日月,一年两月在家乡。

我为祖国献青春,我为祖国找宝藏。

地质工作虽艰苦,换来国家更富强。

李保忠创作于19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