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地质工会工作

第八章 改革开放后的地质工会工作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办公大楼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和南礼士路交接处,曾经是复兴门外著名的大楼之一。与李保忠年轻时工作的位于西四阜成门内大街的地质部相距不到5公里。从刚到地质部工作算起,到1980年李保忠调到全国总工会工作,这段路,李保忠走了28年。

在物探大队工作的22年间,李保忠兢兢业业,为物探大队职工争取了很多的福利,办了不少好事,得到了物探大队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李保忠在职工群众中是有口皆碑。

1980年,全国总工会决定恢复产业工会,中国地质工会也在恢复之列。领导干部配齐之后,准备从基层地质队选调几个干部,但是,由于进京户口限制,只给一个名额。经地质矿产部政治部推荐和严格挑选,最终确定调在河北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工作的李保忠。于是,经全国总工会上报中组部,由中组部特批,下令河北省委组织部将李保忠调到全总的中国地质工会工作。

地质工作是一个艰苦、流动、分散的特殊行业。在地质工会工作,既要懂工会工作业务,又要熟悉地质队的情况,还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李保忠是1952年地质部建部时就从事地质管理工作,而且在基层地质队工作了25年,其中从事工会工作了20年。他在地质工会里是唯一在野外地质队从事工会工作时间比较长、有在地质队工作经验的同志。全国总工会中国地质工会工作和服务的主体是全国各省、市(区)地质工会,因此,中国地质工会党组织接受全总党组和地矿部党组双重领导。

中国地质工会之所以选调李保忠到地质工会来工作的主要理由是:他是一个老地质,热爱地质事业,决心要献身地质事业一辈子。他在地矿部机关工作4年后,主动要求离开机关,到野外地质队工作,为了实现他献身地质事业的理想,他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就告别新婚的爱人和父母就奔赴野外,并从此和爱人分居长达25年。

在物探大队的22年间,李保忠从一名专职工会干部,跃升为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到全总工作后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晋升为中国煤矿地质工会组宣部副部长、部长和全国地质工作委员会主任(局级),被地矿部评为“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全国地矿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和高级政工师。

一个在基层地质队工作的职工,被中央组织部特批调到北京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可以说是百万里挑一。

上世纪80年代,李保忠夫妇合影。

李保忠调到北京工作后,地矿部政治部考虑到,1956年为解决李保忠和爱人杨玉珍两地分居的问题,将他调到天津纺织局,而他为了挚爱的地质事业,谢绝组织照顾又重返野外地质队,至今仍两地分居。于是,通过工人对换的方式将杨玉珍调到北京,在地矿部所属单位安排了工作,解决了李保忠和爱人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此时,李保忠已47岁,杨玉珍已49岁了!李保忠的经历,只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地质队员经历的一个缩影。

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解决了,但仍然是聚少离多。

李保忠从调到中国地质工会那天起,就提出:“我来自地质基层,就不忘野外地质职工。”每年的大多数时间,李保忠都深入到基层地质队调研,了解掌握了基层地质队的情况。并提出20个字的工作方针:“深入基层,接近职工,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