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盼来大儿子叫声“爸爸”

五 终于盼来大儿子叫声“爸爸”

2009年春节前夕,寒冬的北京已呈现节日的欢乐气氛,李保忠夫妇和女儿女婿回到北京,一家人准备团团圆圆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除夕这天,李保忠一家人齐聚在一起,揉面、剁馅、包饺子,屋里屋外忙个不停,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不一会儿,菜上齐了。动筷之前,按照李保忠家的惯例,每个人都要说一个新年愿望。这个愿望,只要合理,大家都要相互帮助实现。李保忠说:“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儿女们事业顺风顺水,孙子们学习进步。”晚辈们则免不了说希望老人身体健康长寿之类的话。轮到大儿子李小卫的孩子李想说愿望时,他说:“我今年的愿望很简单。”众人都盯着他,等他说出接下来的话。他说:“我想请大家都把酒杯举起来,在今天除夕的晚宴上,在大家的见证下,请我爸爸叫我爷爷一声‘爸爸’!”李想话说完,全屋子的人一下全静了起来。

李保忠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别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天津地热研究院工作。

按常规,这是一个太正常不过的要求了。可对于李保忠来说,太奢侈了。李小卫出生时,自己没陪伴在旁,出生没几天生病了,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自己也没能在一旁照顾。当第一次见到李小卫,要抱抱他时,他哭闹着不让抱。在以后的日子里,李保忠长期在野外地质队工作,回家的机会少之又少。由于长年不着家,儿女们和李保忠比较疏远,尤其是长子李小卫,过早地分担起家庭责任和带弟弟妹妹,更加对这个父亲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李小卫长大一点后,李保忠每次回到家,李小卫也从未叫过他爸爸。李保忠也生气过,觉得这孩子不懂事,连爸爸都不叫,甚至有一次差点一巴掌就拍过去。可回头一想,自己对他又怎么样呢?自己无暇过问他们的学习,没带他们去过公园、看过电影,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想到这些,李保忠没底气了,反而更多的是内疚。就这样,李小卫已50多岁了,从没叫过李保忠一声爸爸。几十年都没喊过,慢慢地,李保忠也适应了。

李想的愿望能实现吗?

简短的安静之后,李小卫的弟弟李小立说:“哥,爸爸这几十年也不容易,他是为了工作才这样的!”

李小卫仍没反应。

李保忠见状,顿了顿嗓子想要说点什么,家人都静了下来,李保忠接上话说:“我18岁就选择了地质事业,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是选择了艰苦和远离亲人,也选择了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关爱子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地质人,想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多找矿,为祖国多做贡献。你们长年看不到我,我也长年看不到你们,我能不想你们吗?我何尝不想时时陪伴着你们,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我对不起你们的妈妈,对不起你们,我没有做一名好丈夫,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

李保忠话说完,李小卫眼泪流了出来:“爸爸,您别说了,爸爸!我祝您福寿绵长,永远健康!”李小卫的举动感动了所有家人,大家都在抹眼泪,杨玉珍擦了擦眼角,流着泪说:“大家快吃饭,快趁热吃。”饺子、菜冒出的热气与家人温馨温暖的气氛笼罩在这个不大的饭厅,今年除夕的聚会格外热闹。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李保忠敢拍着胸脯说:“我俯仰不愧于自己的祖国。但是作为丈夫、作为父亲,我有愧于家,愧对于子女。这一句迟来的‘爸爸’,我等了50多年,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总算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