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基本功,为职工争取应享受的福利
为职工争取福利的事情办下来后,以前有事不找工会的,现在都来了,工会办公室俨然热闹起来了。职工反映的事情五花八门,两口子吵架,要找;孩子读书遇到麻烦,要找;地质队员落户当地,要找。李保忠认为,与其等着职工找上门,不如主动下去了解。了解之后进行分类,哪些是职工反映强烈的,急需拿出办法措施的,哪些可以缓一缓,要针对性地拿出方案的。李保忠提议,大队工会采取每半月召开一次职工座谈会,听取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在野外不方便回来的,也发放问卷调查表,倾听职工诉求,解答职工困惑,让职工充分参与民主管理。
通过调查,李保忠发现很多地质队员都在反映一个问题:地质队员参加工作到物探大队,或者在野外队工作到退休,回到家乡定居,要把户口转入当地时,派出所要向地质队员收取“地方建设费”。很多职工对此颇有怨言。有的老地质队员认为干了一辈子地质,如今退休了回到家乡落户口,还要落户费,想不通。
李保忠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横下心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掌握了具体情况后,李保忠对落户要收费的职工开具证明,说明国家有规定地质队员退休回原住地应给与落户,不应收取落户费用。并告诉要退休职工和当地派出所说,这是全国总工会地质工会开具的证明,如果需要收落户费,全总将会派人来和你们交涉。从此以后,物探大队再没有发生过地质队员落户遇阻的问题。
一天,一个享受生病补助的职工对补助不满,认为给他的补助少,对另一个职工的补助多,来找李保忠。李保忠说:“刘维勇家是贫农,长期患有哮喘病,家里六口人都务农,可以得到补助。你家我知道的,原来你家是富农,家里雇有两个长工,现在家里有田地。而且你弟弟在国家单位上班,你女儿师范毕业现在教书,经济收入是不差的,还达不到需要补助的条件。”这位职工没想到李保忠竟然如此了解他家情况,无言以对。
在物探大队干工会工作期间,李保忠认为,一名称职的工会干部,应该清楚掌握全队职工的情况。比如职工老家是哪的,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亩地,职工有没有疾病,家里可能存在什么困难工会干部都应该清清楚楚。为此,李保忠不知下了多少功夫,一本磨破皮的笔记本李保忠用了不知多少年,上面记录了全队职工的基本情况,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看,久而久之,全队职工的情况他都烂熟于心。李保忠的热心肠性格也天生适合做工会工作,上面下来调研、领导垂询时,和职工交流时,李保忠都能对答如流。这些都是苦练基本功得来的。李保忠说,只有练好基本功,才知道哪些人真正需要帮助,而且要帮到点子上。这样才能拉近工会干部和职工的距离,更好地开展工作。刚才说到的刘维勇,父母妻子都在老家河北正定县,家里没有地。30岁出头他就有哮喘病,年纪轻轻却被大家称为“老喘”。一次在工作现场干活,钻机起钻时,他用力过猛,一口气差点没接上来,工友连忙背着他往医务室送,才抢回一条命。他干不了重活,李保忠向大队报告,将他从钻机岗位换到材料管理岗位。当时他的工资39.8元,加上野外津贴,每月60元左右。但他大部分的钱都要寄回老家供养老人、供老婆孩子生活读书,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买药。
随着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刘维勇只得回家养病,时间一长,按规定只能发放基本工资。收入减少,使这个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李保忠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据实给他申请了困难补助。每月都能拿到一点,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无奈,病魔还是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李保忠代表组织前去正定县刘维勇的家中吊唁。大队工会按照惯例给了一个买花圈的钱。走了半天的路,李保忠到了刘维勇家一看,真是家徒四壁。
慰问了刘维勇家属后,李保忠和在场的村干部聊了起来。李保忠提出,按规定职工去世后,单位可以买一个花圈吊唁。他家如此困难,买个花圈一把火烧了是个浪费,如果能把钱给他们,对他家也是一个帮助。经村主任同意,李保忠将买花圈的钱给了刘维勇家,由村委会开具收据回去报销。
村委会主任也心知肚明,立马做出一个证明,收到某某单位李保忠同志支付的花圈钱十元,并签了字摁了手印,盖上了村委会鲜红的印章。李保忠见刘维勇家实在困难,自己也掏出钱给了刘家。在李保忠的关心下,刘维勇的孩子在物探大队安排了工作。
职工赵志信家在农村,家里除他还有6口人在家务农,生活条件很不好。回家他觉得路费贵,舍不得花钱回家,认为路费钱不如寄给家人用。可时间一长,难免他又会想家。节省和想家,这成了一个矛盾,给赵志信造成了困扰,工作也提不起精神。李保忠掌握了这个情况,一天,李保忠在绘图室找到赵志信,问他多久没有回家了?
赵志信回答道:“快一年了。”
李保忠说:“咋不回去啊?”
赵志信见李保忠这样一问,叹了口气:“家里6口人,就我一个人在外工作,父母年老多病,孩子要读书。回一趟家车费11块8,来回20多块,都快半个月工资了,真舍不得,春节我就选择了加班没有回去。”
“你的情况我都知道,现在想不想回去啊?”
“想!当然想!谁不想啊!”
“现在大队安排人手去东北出差,你赶紧收拾一下,和他们一起出发。”李保忠说。
赵志信没有想到李保忠是来告诉他这个的,一时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你的想法我都知道,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法子帮你,现在有去东北出差的任务,路过你家。谁去都是干活,既然你家就在那,你可以去。领导已经同意,你赶紧准备一下,在车队找到老王一起出发。”
在帮助赵志信的时候,李保忠心里想的是,自己当年在305地质队时,队长出于照顾李保忠,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让自己回了一趟家。在面对物探大队的职工时,李保忠也是将心比心,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方便职工,照顾职工有何不可。
王庆丰是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家在唐山,父母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尽管药费能报销50%,但仍然困难。当时廊坊到唐山火车票价4.5元,王庆丰舍不得,很久没有探亲。冬训期间,王庆丰因为工作积极,评上了工会积极分子。在发放奖品的时候(当时的奖品一般是相册、钢笔、笔记本等),李保忠就考虑,何不把买奖品的钱直接给王庆丰,相当于奖励他一张回家车票。于是他跟领导反映,领导同意,将和奖品相应价款的钱递到王庆丰手中。春节前,王庆丰手里捏着回家的车票,高兴地说,明年我还要争取当上工会积极分子。
在工会会费的使用上,李保忠认为,工会会费来自于职工,就要用于职工,决不能搞什么“小金库”,更不能挪作他用。本来只能是在大队俱乐部才配备的象棋、扑克、羽毛球等,李保忠给每个野外分队都配齐了。同在廊坊的河北省地质局测绘大队,职工开展文体活动,都安排在重要节假日例如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这样很多坚守野外的职工就无法参加活动。在队部的职工由于人员过于集中,开展的效果也不理想。而在物探大队,则在一般性的节日也可以开展,平时周末,野外职工在不忙的时候或者工作闲暇时,也可以打发时间。用工会会费买来奖品发放给职工,大大丰富了野外职工的文化生活。
物探大队有一台地质部在1956年配发的(81)102型电影放映机,由一辆波兰华沙牌小卡车拖着到野外分队巡回放映。卡车开着到处跑是需要油钱的,有人就提出这样是不是太浪费了。李保忠主张,工会经费就应该花在这些职工喜闻乐见的地方。李保忠常随车到分队放电影,时间一长,连司机也会放电影了。周围老百姓知道地质队经常放电影,放映的那一天早早提着板凳来等候,空地上人山人海。
李保忠记得大家最爱看的是反映朝鲜战场志愿军将士的《英雄儿女》,电影里《英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的歌声常常在长城、燕山、太行山间回荡。这不仅是在赞美曾经的志愿军英雄,更是在赞美那一代以深山为家的地质人,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他们的歌声,一样有四面青山的倾听。每当赞歌响起,地质队员们人人热血沸腾,只愿早日为祖国找到富饶的矿藏。
每年10月野外分队都要收队,在室内整理资料。漫漫寒冬,如果没有娱乐文化生活,是很难打发的,李保忠提出每个礼拜至少放映一两次电影。冬训期间,人员都集中在一起,是开展劳动竞赛的好时机,也是集中搞活动的好时机,既提高了劳动技能,又使平时不在一个分队的同志相互交流,深受职工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