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村民,补助申请的结果时有时无
村内因看病导致的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村民生大病花了大钱,拿着病历和医院的证明向村委提出申请补助,但据严奶奶说只有一年拿到过这个补助,且只有500元。此后村民交上去的申请都石沉大海,村委也没有作出回应。也有村民向乡(镇)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据村民叙述,需要提供的材料很多而且流程很复杂,走完审批流程要等很长的时间,急用资金无法及时到位。
比如村内的曹爷爷得了癌症,为了治疗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在向村委递交了补助申请后一个多月都没有等到回音,而亲戚朋友和邻居借给曹爷爷的钱也无法负担起曹爷爷多次化疗的费用,曹爷爷甚至中断了在医院进行化疗,只靠药物维持。曹爷爷向村委申请的是救命钱,却因为审批流程长,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对曹爷爷的治疗造成了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我认为村委可以建立一笔医疗基金,可以通过募捐、拉赞助等方式筹集钱款或由村委会成员垫付,给急需用钱的患者拿去应急,再用审批下来的钱填补,避免患者因资金问题中断治疗。
据了解,勤奋村也有“赤脚医生”为村民看病。一些小病和紧急情况,都可以寻求“赤脚医生”的帮助。在早一些的年代,西医还只是城市模式,远离乡村,西药更是千金难求,是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解决了农村百姓的病痛,而且“赤脚医生”的诊费也不贵,这也是几十年来他们在农村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原因。1985年,原卫生部作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行医资质后可以继续行医。在什么都匮乏的条件下,他们坚守农村几十年,为基层提供了最基础的医疗服务。这些“赤脚医生”为农村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村民去社保定点医院看病,如果村民想去别的医院或者患者因治疗需要转往上一级医院就诊,就需要首诊医院为患者开具转诊单。其中的手续较为复杂,甚至存在着医院不给开转诊单的情况,这时不少村民就会去寻求“赤脚医生”的帮助。
勤奋村在1969年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由大队、生产队公益金账户支付三分之二,社员负责三分之一,大队革委会指派1—2人专管合作医疗工作。我也向村民询问过是否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村民是了解的,也有部分表示参加了新农合。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十分重视农民的医疗保障工作。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新农合投入力度,浦东农民的医疗保险水平稳步提高。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的调查资料
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好评。1966年8月10日,由“赤脚医生”覃祥官领创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静悄悄地挂牌。随后,覃祥官多次出国访问作报告,介绍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现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保的区别
1.缴费主体不同。医保是城镇职工缴纳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缴纳的;
2.费用不同。医保具有强制性,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收取,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自愿参加,费用一般固定;
3.缴纳方式不同。医保是单位和职工一起缴纳的,而且单位缴纳大部分,职工只缴纳小部分。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自己缴纳的。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比如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费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一些农民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缴医疗费,事后再进行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作为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由于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意,除了保障水平低,也与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有关。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意识
可以利用村内的宣传栏或召开村民会议,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内容、实施的目的、意义、性质以及典型受惠案例向村民宣传,让村民全面深入地了解到这一政策的优点。
二、医疗试点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各省(区、市)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完善试点方案,规范运作机制,形成2—3种比较成熟的试点模式,供今后推广时借鉴。做好医疗试点,对于新农合以后的发展和在群众心中留下好的印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改善镇医院、卫生院就业环境,为乡镇医院、卫生院注入活力,让农村的医疗得到保障。
三、改善基础条件,完善服务网络
1.政府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改善医疗设备。
2.要健全疾病预防的控制、基本医疗、急救、保健等基层医疗机构,全方面为农民服务。
3.卫生院要积极开展农村巡回医疗卫生服务。
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各级政府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基金会等社团组织、慈善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的问题。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
五、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要继续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人员,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药品供销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药品供销渠道,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药品经营活动。逐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或跟标采购;也可由县级医疗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药品;鼓励药品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集中配送。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药品供应渠道,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张偲敏,上海二工大附属龚路中学,学籍号3101154017320180013
指导教师:钱燕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刘淑清,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
专家点评(嵇彩虹)
作者选取“浦东新区合庆镇勤奋村医疗保障情况”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制定调查计划并实地走访,从严国英奶奶的口中了解村民医保的信息,了解村民参保意愿、就医难度、家庭医生、村民体检、困难补助等方面的情况。作者经过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想法,有思路,有激情。作者在学农实践中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关注农村发展,体恤农民生活,体现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担当与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医保报销比,https://baike.so.com/doc/5394705-5631834.html.
[2]360百科.家庭医生,https://baike.so.com/doc/5409330-28470174.html.
[3]Huangfuyangae.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道客巴巴,[2018-01-23].https://www.doc88.com/p-3107449980802.html.
[4]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http://www.ahshx.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057232.html.
[5]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