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村生活条件的变化

一、勤奋村生活条件的变化

(一)交通设施

在徒步前往勤奋村的路上,看到少有的几辆公交车在来回穿梭着。到达勤奋村村口,一块公交站牌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正在建设”,虽然在时刻表上目前只有一班“浦东18路”公交车可供村民搭乘,但这已经是一大改善,对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有公共交通的存在,会带给村民许多便利。

在与陈奶奶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附近有家合庆超市,平常若是需要生活用品,会乘电瓶车自行前往购买。翻新过的整齐平坦的道路让奶奶在骑行中十分安心,安全问题也有所保障。若是前往较远的地方,奶奶的孩子们会来家中接她,奶奶说到这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菜园

由于平时家中只有老夫妻二人,后院的菜园基本上只供自家食用。勤奋村的常住人口中,以老人与外来务工人员居多,所以村中大部分的菜园被承包出去,为村里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三)医疗

在陈奶奶的叙述中,我了解到1000元以内的医疗费用会有70%报销,再加上每月会有养老金补贴,平常咳嗽感冒等小毛病是不用担心的。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日子相对轻松,村民会一起做做运动,打打牌,晒晒太阳,唠唠家常,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增进了邻里感情。

(四)沟通交流

陈奶奶家有一台电脑,爷爷每天回来都会使用,主要用来看看新闻、打打字、写写文章等。这类电子产品放在以前是稀有的,但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也逐渐进入村中老人的生活中。这让老人可以在闲暇时候与在外打拼的子女和亲友们视频交流,连接起了彼此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