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不仅城市的生活更加便利,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福利保障亦有了提高。毋庸置疑,安全设施的完备性保障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其作用不容忽视。目前,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研究小组利用在浦东新区实习学校进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个契机,到学校旁的合庆镇勤奋村(以下简称勤奋村)进行社会调查,采访了勤奋村居民王林根老先生,来了解勤奋村中安全设施的完备性情况,并借此反映目前上海地区农村的发展情况。
进入勤奋村,我们观察到村中居民房的分布错落有致,街道整洁,与我们印象中传统的乡下农村大相径庭。进入王林根老先生的家中,我们观察到他家中的很多家具都偏老旧,但基本的电器设施等都很齐全。王林根老先生看上去七十多岁,十分精神,双目炯炯。他很慈祥,也很爱笑。在访谈中,他一直笑着回答我们的问题,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
此次访谈我们一共准备了八个问题,分为医疗安全和消防安全两个方面。首先我们问了关于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在与王林根老先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家中与勤奋村的许多家庭都已配备了医药箱,并且都会定期更换药箱内的药品。勤奋村中有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医治诸如感冒之类的小病,药品也都配备齐全,便于村内居民配药。但勤奋村四周缺乏大医院,距离勤奋村最近的三甲医院就是城区内的仁济医院。显而易见的是,从勤奋村到仁济医院还是路途遥远的。在医保方面,王林根老先生称,国家会给村中居民提供医保,且保额可观,在大部分医院都可适用,最高时可帮助支付70%的医药费,除此之外村中居民也可以自行购买一些小医保。每一年勤奋村中60岁以上居民都可以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由此可见,虽然农村地区的医疗配备不如城市中的那样完善,就医也不如城市中那样及时便捷,但相较于从前仍然有质的飞跃,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得到完善。从农村地区的医疗配备和社会保障逐渐升级来看,国家已经愈发重视农村的发展,并试图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值得一提的是,王林根老先生现已不依靠种地维持生计,每个月1500元的养老金已成为他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了这一笔养老金,他的生活便能得到较好的保障。这无疑也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越加完善与国家重视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体现。
随后我们问了关于消防设施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同王林根老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村民家中没有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不过勤奋村内有公共的灭火器可供村民使用。距离勤奋村最近的消防站在五公里以外的合庆镇上,而且由于勤奋村中的道路较为狭窄,消防车无法开进村,仅仅能停在路口。勤奋村中会时常进行消防演习,但因道路规划问题,村委没有规划好应急疏散路线和紧急集合点。王林根老先生这样回答后,我们不禁发问:若是真正发生了火灾,村民们又将如何逃生呢?会不会发生踩踏事故?王林根老先生则笑着回答道,村中居民少,地广,到时候随便跑,应该不会发生踩踏事故。此外,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现在村中已禁止焚烧秸秆,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防隐患;但是村中还是有较多的电线拉起,而老化的电线亦是一种消防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电器起火。由上述情况可知,农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还较为欠缺。消防安全在农村地区受到一定关注但是并未得到很大重视,消防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配备也不甚齐全。至于消防安全隐患,虽说已经大为减少,但是并未完全消除。
访谈结束后我们阅读了《勤奋村志》的第十三章《医疗卫生》以及2010年的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通过对《勤奋村志》的相关内容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勤奋村中的居民普遍不甚重视医疗与疾病方面的问题,医疗与健康意识欠缺。尤其是在勤奋村的第一个卫生所建立之前,村中的很多居民根本不重视自己的疾病,能拖则拖,或用土方法治疗,有些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被原本的“小病”夺去生命,正如《勤奋村志》中提到的:“当年,有不少人都是有病能挺就挺,或用一些土办法来治疗,个别村民因病治疗不及时落下后遗症。村里有危重病人就医只能用门板等东西送医院,有人没到医院在半路上就失去了生命。”我们认为,勤奋村中的居民医疗意识欠缺也是存在客观原因的,如勤奋村交通道路不便,延请中医治病费时又费力,即“如果请中医,经过诊脉、问诊、察看等过程,并根据病情开药方,病家再到中药房买药,这样一来一去,既耗力,又易耽误病情”。1958年村里有了第一个卫生所后,乡卫生院会定期派专业医生协助勤奋村内的“赤脚医生”给村民看病。虽然专业医生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但是这也带动了勤奋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村民的医疗卫生意识,至少让村民们重视自己身上的“小毛小病”。
勤奋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在不断发展的。通过阅读《勤奋村志》第十三章医疗卫生方面的“防疫接种”模块,我们得知:1997年10月起,村内退休老年人每两年体检一次;21世纪以来,勤奋村中的村民也会定期进行一些疾病如肺炎、肠癌的检测;2014年7月以来,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接种疫苗。由此可见,勤奋村中村民的医疗卫生意识在逐渐得到增强,村中的老年人也享受到了“医疗福利”。这些与勤奋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疾病相对高发的群体,对他们采取“特殊关照”亦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勤奋村的医保,《勤奋村志》中记载,2006年村民开始参加纯农业医保,随年份的增加,勤奋村中的村民越来越多地参加了医保,支付了额度不等的保费。2016年,随着国家新政策的推行,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免付医保费。因此,勤奋村村民医疗卫生意识的提升也可以从医保方面看出。此外,还可以看到国家也越发重视农村地区的医疗乃至社会保障方面的完善。国家的政策无疑会对勤奋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勤奋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访谈结束后,我们认为勤奋村的消防措施做得还不太到位,因此我们阅读了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消防车无法开进勤奋村,而《农村防火规范》中提到:“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满载轮压。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车辆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对特大型消防车辆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8m×18m,村庄之间以及与其他城镇连通的公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显然勤奋村中的道路无法达到消防车道的标准,因此村中的道路应当拓宽。从与王林根爷爷的交流中,我们感到勤奋村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认为,村中应该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农村防火规范》中也有相关内容:“为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质,农村宜在学校、村民聚集的公共活动场地或举办群众活动的活动室、主要路口等场所设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固定消防宣传标语、标牌,宣传栏通过张贴宣传图画等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
此外,《农村防火规范》中还提到,“配置小型消防车、手抬机动消防泵及其它灭火器具与破拆工具等设备既经济又便于操作”,而勤奋村中没有配备上述的一些消防设施(如小型消防车),因此我们认为勤奋村需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自然,勤奋村中不同区域与场所发生火灾的风险也不同。所以我们建议,在发生火灾风险比较大的区域,如大型集会场所等,应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警报系统,以最大程度减少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对于一些火灾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我们建议加强此类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同时火灾警报系统也是不可少的。这些建议在《农村防火规范》中也可找到依据:“对合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作出了一些基本规定。从全国近几年发生的合用场所火灾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这类场所在发生火灾后由于没有警报装置,致使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不能及时疏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当前消防灭火和救援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投入少,但却可以起到警示人员疏散,有效避免群死群伤恶性火灾发生的作用。”“考虑到人数不多的小型合用场所火灾风险相对较小,而这类场所又点面广,为确保消防安全措施的可操作性,本条在消防设施的配备方面除提出设置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外,不再提出更多要求,而重在加强对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由此次农村社会调查可知,上海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社会保障措施与安全设施的配备正得到不断完善。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消防设施的安装上。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勤奋村内还存在电线电缆乱拉现象,大部分人家的家用电器也存在非专业安装造成的安全问题。对于以上现象,我们有如下的几点提议:
1.拓宽村中购买医疗用品的品种和渠道;
2.制定村中的医疗应急措施预案;
3.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村内可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4.推动公共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的建设;
5.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火灾警报系统;
6.对于火灾风险较大区域,增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备;
7.村中应对消防逃生的疏散路线与紧急集合点做好规划工作;
8.拓宽村内道路,使得消防车可及时进入村中展开救援工作;
9.减少村中电线电缆乱拉的现象,安排专业的电线装配工人和电器装配工人帮助村中居民装配电器,处理电线与电缆的相关问题,并让村中居民定期反映情况,有问题(如电线老化等)及时报告。
作者:张芊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学籍号3101153002320180117
沈浩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学籍号3101153002320180305
指导教师:李文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龚昱,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
专家点评(茅天翼)
能在一次学农社会实践活动中迅速捕捉到合庆镇勤奋村在安全设施完备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此开展研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说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在研究内容上,学生集中对医疗保障和消防安全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辅以过程中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调查法的合理运用,研究成果以小见大,结论恰当,展现了学生主动服务农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议学生在编写访问提纲时,能够从经验问题、价值问题、感受问题、知识问题和背景问题五个方面展开,并关注客观事物的时间维度。研究的信息收集更全面,则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浦东新区合庆镇《勤奋村志》编纂委员会.勤奋村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306-3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