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发展茶文化的条件

(一)武夷山发展茶文化的条件

武夷山茶文化得以流行,首先得益于武夷山茶之流行。

自汉武帝派遣使者祭祀武夷君起,武夷茶就开始拥有一定的地位。茶圣陆羽的第一本茶学著作《茶经》写成后,茶获得了口味上的改进;经过宋朝诸多人士的不懈钻研,茶不仅拥有了众多的品种,而且进一步改良了口味,这些进步赋予茶极高的价值。武夷山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得以成为非常重要的茶叶供应地之一。与此同时,茶叶的高商品价值也使其拥有了高知名度。自此以后制茶工艺得到改进,茶叶也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茶作为一种商品,真正开始流行起来。

武夷山茶文化的流行,离不开与其相关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斗茶、茶艺比赛,再到如今的茶博会,各种各样与茶相关的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趣味,使得茶叶具有了一种娱乐意义。相关的活动会在下文继续阐述。

武夷山茶文化之流行,与文人墨客的赞颂也息息相关。用拟人手法写武夷茶的早期文字出现在唐朝,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就是其中一篇,文中记载了“晚甘侯”(一种武夷山岩茶)。宋时苏轼写下《叶嘉传》,将武夷茶拟作“叶嘉”,即“叶子嘉美”之意。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并不在少数。文人墨客的书写不仅表达了对武夷茶的喜爱,更为武夷茶平添了一份艺术气息,成为武夷茶文化能够进化为精神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