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分析——当地居民智能产品的普及程度及影响因素
(一)思想层面
1.居民受教育程度
勤奋村背景:1952年至1956年,为了使偏远农村的孩子受到教育,勤俭社在原有骥伯小学的基础上开设黄家村小学,采用复式教学形式(即第一节上一年级课,第二节就上二年级课,以此类推),对当时普及小学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陈奶奶本人仅接受过1到2年教育,不能够完全识字,因而无法使用智能软件中需要拼音、手写等能力的产品。其丈夫受教育程度接近中学,经常练习毛笔书法,对汉字的使用更加熟练,因而能够大致掌握更多智能产品的使用方式。其子女在市中心中学学习,均完成大学学业,文化水平高,对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及信息化环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对智能产品的使用更为熟练。
从以上能够得出结论:
第一,教育程度与智能产品的使用程度正相关。同时经考察当地环境情况,村庄并未向居民提供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居民缺乏学习文化知识的途径。对此,可以引入电子图书馆,实行远程教育,共享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囊括了传统图书馆的文字内容,同时也能向居民提供线上文艺活动等。
第二,类似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受众主要集中于青年、中年人群等,缺乏对使用者的全面考虑,例如,对老年人群使用的智能产品是否可以更为简约化,如何有效地引导老年人群学习智能产品的使用或者对其进行快速简单的教学,等等。
第三,城市与农村信息化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但同时,从子女帮助陈奶奶接触智能产品可以看到,城市人群能够对农村人群起到带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2.居民文化基础
勤奋村在20世纪50年代后不断建设的过程中,为老年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传统娱乐场所及设施。在漫长的时间沉淀下,当地形成了自身的群众文化,其时代特征延续至今,为多数人所习惯、接受。故而对于如何使农村居民接受电子产品等新事物,需要解决如何将新文化融入当地文化这一问题。
(二)经济层面——居民经济情况
1950年以后,勤奋村的最主要经济收入源自农业生产活动,以生产棉花、油菜籽、杂粮等为主,而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郊区化现象涌现,现今勤奋村农业活动面临停产,农业用地面积大大缩减。同时,老年人群的劳动能力相对薄弱,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居民难以依靠个人收入实现经济独立,财富水平相对城市而言差距较大。
生活必需的智能产品,如冰箱、微波炉等价格约在千元到万元不等,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每月仅有两千元左右,且存入银行的利息较低,这表明其收入对智能产品的购置并不充裕,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依靠子女收入。
从以上能够得出结论:
第一,老年人对于智能产品的接触处于被动地位,农户家中的智能产品数量很大程度上与其子女的主观购买意愿息息相关。
第二,农户经济来源单一化,就业问题应得到解决,譬如增设乡村企业等。
第三,信息化产品利用率低,效益低。农户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在信息化建设中,智能产品的普及并没有显著提升农民的经济状况。譬如对于养老金的利用,可通过网上银行、网上理财等增加个人收入。还应加大对农村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让现代信息技术渗透进传统农耕活动中。通过扩大规模,提高机械化、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及商品率等,改变勤奋村居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经济实力与生活质量。
(三)政策层面——电商物流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行业是电子商务时代高速发展的成果之一,现代物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其行业向农村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农村地理位置的偏远、多数农村地区道路尚未开发等。
据2018年12月21日消息,交通运输部超额完成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等建设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客车,实际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政府的这一举措不仅使得快递、物流行业能够深入农村,同时加速了农村与其周边城区的良好沟通。
近年来中国的快递行业已位居世界第一,该行业因融入高新技术而快速发展,部分企业已投入使用快递机器人,使得快递分配效率大大提升。陈奶奶也在受访过程中多次称赞快递抵达的及时与迅速。
目前为止,中国移动4G网络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达成世界最大的4G运营,使得农村也有网络信号与数据连接。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走向智能化与政府的积极建设有很大程度的联系。政府部门的相关措施使农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也与行业相互配合,实现了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共同发展,使居民享有更多的社会服务。
(四)社会层面——医疗诊治渠道
勤奋村医疗近年进步明显,居民享有传统的医疗诊治地点,但并没有有效发挥智能产品作用,未推动医疗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对此,可在未来尝试开展农村远程医疗技术。农村远程医疗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包括远程诊断、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在相隔较远的求医者和医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传递。对于陈奶奶等需要频繁接受身体检查与病情观察治疗的老年人群,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相对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