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新科技产品
我们没有在奶奶家中看见高新科技产品。我和同学们向她介绍了扫地机器人,问她愿不愿意为家中添置一个,以减轻劳作负担。奶奶说不想要,一来是觉得机器人扫不到角落,打扫得不干净,二来是认为这类产品很容易坏,买来会浪费钱。除此之外,奶奶还说,比起商品房,她更愿意住在老房子里。
有关高新科技产品的使用情况,除了黄奶奶之外,我还简单地访问了几位老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几乎没有老人希望用扫地机器人代替手工劳动。关于这一点,我也与家住城市的外公外婆及邻居的爷爷奶奶进行了交流,发现城乡认知差异并不大。
不难看出,老人们都是较为传统的,科技的进步和电器设备的普及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他们更愿意保持传统的做法,秉持较为传统的观念,享受传统的生活方式。
本次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亲自走进农村,对老人们进行访谈,终于切身体会到了“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的道理。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家用电器一定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老人们的生活,而勤奋村的现状就是当代老年人现状的缩影。老人们对家用电器大多持肯定态度,但难免会觉得它们操作繁琐复杂,因而更偏向于传统手工劳动。
我想说,在现代化科技席卷整个社会的浪潮之下,为了让更多电器更好地服务老人们的生活,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更需要子女们耐心的帮助和关心。正如《礼记》中所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老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我们只有更加关心他们,更加耐心地帮助他们,才能让家用电器与他们相处更融洽,更好地服务于他们。不过,假如老人们对于传统的生活有着深刻的眷恋,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不应该让电器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
作者:李近思,上海市进才中学,学籍号3101152002320180055
指导教师:蔡建华,上海市进才中学;刘淑清,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
专家点评(白芸)
作为中学生能在农村社会实践中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社会环境中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态度和使用情况,并思考时代变迁、代际交流与家庭亲情等因素对老年人生活的意义,这是难能可贵的。
该文在阅读一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入户进行了访谈与观察,就农村老年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使用态度和使用现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基于关爱老年人的立场,思考了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在孝敬与尊重老年人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服务于人的作用,为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社会带来了一定启示。这表明该同学善于思考与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有社会责任感。
但作者对于城乡生活异同、高新技术产品的影响、代际差异等因素的理解比较简单;另外,对家用电器的概念范畴表达得似乎还不够清晰,将手机等通信工具与家用电器混为一谈,使得文章题目与内容之间呼应性不够。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研究出版社,2002.
[2]浦东新区合庆镇《勤奋村志》编纂委员会.勤奋村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
附录
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调查
性别,年龄,家庭状况
二、电器相关调查
1.家中的家用电器有哪些?
①灶头的使用情况
②冰箱的使用情况
③空调与电风扇的使用情况
2.家用电器的便利与好处?
3.有哪些用于娱乐的设备?
①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
②收音机的使用情况
③电视的使用情况
4.电器的使用频率?
5.电器是自己买的还是儿女添置的?
6.如果家中添置新的电器,会尝试使用吗?
7.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态度?
8.对于使用扫地机器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