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础设施
对于村民日常生活保障方面,最为重要的自然是水电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后期保障,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在与曾奶奶的交流中获得了一些信息。
首先,村中的水电煤建设与相关设备的完善工作是在有效进行的。虽然相对于上海市1875年第一座自来水厂建立,1882年第一座电厂建立,勤奋村的基础建设相对偏晚,但是从1964前村民们还在喝着自然河水到2013年喝上长江青草沙水库的长江水,从1960年前用煤油灯照明到2014起村民用电全面保障,从原来的烧柴草、沼气到1991年液化气普及,翻天覆地的改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同时,村中存在的老旧的水管、电线、燃气管道等普遍都获得了翻新或更换。这有效地保障了村民日常生活上的便利,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设施老化所带来的的各种危险,尤其是在村中人口以老年人为主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尤其重要。老年人在安全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平时生活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设备损坏或老化所造成的老年人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水电煤设备的翻新与更换无疑是一项有力的措施,这也是为曾奶奶所称道的一点。
但是我们同样也从曾奶奶口中得知,村中对于水电煤设备的维护还有很大的不足。的确,村中的水电煤设备得到了翻新或更换,但是后期的保障却缺少了管理。据曾奶奶说,家中灯泡损坏或者是保险丝熔断跳闸等意外出现时往往都是村民自己进行更换,村中并没有像物业一类的企业为村民提供服务,而村委会对这类情况少有关注。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安全隐患,尤其是上文所提到的老年人安全问题暴露无遗。为什么在设备已经更新成功之后却没有提供有效的后期管理?这是村委会等管理部门所要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安全与便利是水电煤等基础设备建设的两个重点。现在的情况是满足了便利的前提下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此而产生的老年人安全问题便是应该立即解决的问题。所以希望管理部门在继续为村民提供便捷生活服务的同时,也要将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上日程,例如为村子提供物业公司服务或是村委会聘请专人解决这类问题等,都是值得一试的方案。为村民提供安全的水电煤后期保障服务也应是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希望问题得到尽早的解决。
作者:黄奕涵,上海市高桥中学,学籍号3101153004320180094
赵学澄,上海市高桥中学,学籍号3101153004320180109
指导教师:顾晓玲,上海市高桥中学;刘佳玲,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
专家点评(周敬山)
本调查通过对勤奋村两位老人的实地采访,揭示了浦东新区农村几十年来在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生活便利、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报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采用实地考察和历史数据相互比较的方法得出调研结论。两位同学既注意根据提纲进行采访,也注意了解勤奋村的村史,引用《勤奋村志》的量化数据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分析,得出几十年来农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结论,结论有理有据,真实可信。
二是注重“以小见大”,在采访中体现出对采访对象和农村生活的情感态度。一方面,采访者观察到“老人们表示,对于目前村里的医疗状况很满意”,老人们认为“这里的空气比城里好太多了”,对村里老人的文明程度有“惊喜”之感;另一方面,“也感受到现在的农村已不是我们原本印象中的模样了,这又让我们有些许的心理落差。当然,这也证明农村已经渐渐步入了现代化,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三是依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合理化发展建议。对于目前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村落,调研者提出如何为村中老人提供水电煤设备的维修等适时的物业服务等问题,是一个十分具体、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浦东新区合庆镇《勤奋村志》编纂委员会.勤奋村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
[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附录
调查问卷
(一)农村医疗
1.现在你们有体检之类的项目吗?
2.最近的医疗场所是多长的路程?
3.对于保健品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二)农村交通
1.村中5—10年前的道路状况?
2.村中现在的道路与之前比有什么变化?
3.道路的建设是否有所成效?对村民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4.村中主要的出行方式是什么?出行是否方便?
5.公共交通的状况如何?有几条线路?有没有地铁等快速公共交通工具?
6.公共交通能否满足日常生活或出远门的要求?
(三)日常生活
1.现在你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2.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看法?
3.是更愿意住到城市里还是在乡村呢?
4.现在农村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了,外地人的迁入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四)基础设施
1.5—10年前村中的水电煤等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
2.现在的水电煤等设施有何变化或是改进?
3.改进的设施对于日常生活有没有帮助?
4.设备的后期管理怎么样?有没有专人维护?
5.若没有专人维护发生意外如何解决?
6.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需要加强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