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虽然上海是7月1日才正式开始执行垃圾分类,但在之前村子里就有一部分的村民开始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村里的垃圾桶一般分干、湿垃圾两种,没有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专门垃圾桶,每户人家家里发有干湿分类的垃圾桶,但桶的容量还是有些小,导致村民们还是会用一些塑料袋去装垃圾,可能就会出现干湿垃圾混放的情况,失去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村民们的社会责任心都很强,在垃圾分类开始实施前就关注电视里宣讲的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对一般常见的垃圾如何分类还是了解得比较全面。村子里大多数是老人,年轻人都到城市工作,尽管一些老人有智能手机,但在不知晓某些垃圾如何分类时不能上网查询或利用垃圾分类的App进行了解,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我们还了解到,村子里的垃圾车每天会来一次,一般在早上的六点钟左右。在车来之前,垃圾就只能先放在自己家中,很容易产生难闻的气味。我们采访的奶奶是将湿垃圾先放置在自己家的院子中,据她反映,有时候湿垃圾还会招来一些流浪狗。虽然村子中大多数是中老年居住者,但也有一些年轻的租住者,早上六点这个时间点也令他们有些难以接受。在垃圾分类实行后,村民们还是能感受到生活有了一些改变,最起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毕竟对于老人来说精准地完成垃圾分类还有一定难度,这一政策也与老人们的习惯与观念相悖,尤其在刚开始阶段,部分村民感到了一定的困扰,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在采访中,我们可以发现:
一、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还是不够全面,且配置给农户的垃圾分类容器(垃圾桶)实用性不高,因垃圾桶过小无法存放而造成新的混放或乱丢乱堆现象,失去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
二、村民们获取垃圾分类知识的机会和渠道少。村中居住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基本都是靠电视新闻或电视节目去获取一些有限的知识。相关知识不足就会导致分类错误。
三、垃圾车到村子的时间和次数问题。实行垃圾分类是为了改善环境,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长时间的堆积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传统习惯的改变确有难度,农村的生活垃圾长期以来都是随意混放后或丢弃或作为有机肥料。按照政策实行垃圾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惯的改变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将生活垃圾从原来的随意混放改为分类储存投放,部分村民在客观上还不能马上完全适应,在主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家中干湿分类两种垃圾桶已经足够,但村中的大垃圾桶应增至四种,可以增发一些用于分类的垃圾袋,在垃圾桶容量不够时,可以用垃圾袋代替,使垃圾得到更精准分类,不混放垃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二、针对村民老龄化、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获取途径有限等情况,村干部应定期组织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讲座,让村民对垃圾如何分类更为明确,也能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三、垃圾车到村里的时间可由一天一次改为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尽量避免因湿垃圾放在家里过夜散发出刺激性气味影响环境。早晚一次的时间最好能够贴近村民们早饭晚饭的时间,方便村民在第一时间就能清理掉厨余垃圾;也要考虑到村中住户的作息时间,可进行问卷调查,适当地调整垃圾车到村里的时间,使村民能更好地配合垃圾分类政策。
四、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建议设立奖惩措施,邻居间也可以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使村民逐步适应新要求,努力形成新习惯。
以上,是我对此次勤奋村垃圾分类实施调查的报告总结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村里的垃圾分类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作者:张宇茗,上海市陆行中学,学籍号3101154011320180165
指导教师:顾复,上海市陆行中学;唐宇浩,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
专家点评(白芸)
该文以勤奋村为例调查了垃圾分类实施近一年来的成效和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对策建议,选题很有现实意义,也符合中学生研究的条件。采用访谈法进行了实地调查,呈现了该村的具体做法和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有一定针对性和可行性。但垃圾分类实施的背景性资料呈现过多,建议加以概括和精简,重点放在对勤奋村垃圾分类实施近一年来的举措、成效、问题及原因调查上,从而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论文结构还可以进一步梳理清晰,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还可以加强。访谈对象都为村里的老年人,年轻人样本的代表性欠缺。如能结合一定的观察法,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丢弃等日常细节进行观察与分析,则研究立场更为客观。
附录
调查问卷
1.勤奋村是从7月1日开始执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吗?
2.村子里垃圾分类时使用的大垃圾桶有几类?
3.居委会或村委会是否有发放便于垃圾分类的垃圾袋或垃圾桶?
4.村民是否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5.垃圾分类的标准一般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
6.是否会使用手机App或电脑去查询不熟悉的垃圾该如何分类?
7.如果遇到不知道具体分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8.垃圾车到勤奋村收走垃圾的时间点和次数?
9.统一时间收垃圾是否会造成某些困扰?
10.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对生活有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11.是否自觉自愿实行垃圾分类?
12.认为垃圾分类的实行是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