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人体的排毒通道
作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负责着人体内尿液和汗液的排放,它负责人体内70%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所以它是排毒的最佳利器。而身体中其他脏器排出的毒素,也要由膀胱经排出。这就是说,我们的膀胱经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等它们把这些毒素输送到这里后,就会由膀胱储存和排出。
膀胱经的全名叫“足太阳膀胱经”,顾名思义,膀胱经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太阳对万物一样。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然后上至头顶并沿着后背直到小趾,是一条很重要的经脉。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地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别循行,且最后也要并归到膀胱经。所以,想要去除体内的毒素,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大腿后面的殷门穴至委中穴的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因为此处是查看体内淤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
如果聚毒难散,体内必生瘀血肿物,如果此处常通,则身体健康,恶疾难成。所以此处实乃安身立命之所,不可不知。
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位,如何搭配,如何操作,在此削繁就简、去精取粗,更容易掌握其要旨。治病有两条途径:一是驱其宿毒,二是培补其正气。

膀胱经穴位:膀胱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膀胱经循行: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后(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沿夹脊下行至髀枢(环跳穴),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1)驱其宿毒。膀胱是人体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地传输邪毒,而其他通路皆是局部分别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到膀胱经。所以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2)培补其正气。“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是说好的医生不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医治,而是防患于未然。如何防患须随时培补正气,正气充沛则百脉俱通,气血旺盛则邪毒难以在经络中停滞瘀稠。
现在的人往往只知排毒而不知培补,或毒去而复生,或毒邪未去,身体已病,或正邪僵持难下,旷日难愈。所以祛邪和扶正须同时进行,人之内力须由脏腑而生,经络而传,所以脏腑培补法最为重要。
另外,要保持排毒通道畅通,就要保养好盆底肌肉。对此,要做到定时排便,防止便秘。做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加盆底肌肉的张力,盆底肌肉锻炼以收缩锻炼耻尾肌为主,锻炼收缩肛门动作持续3秒钟为一次有效收缩,每天可以不定时做一些这种锻炼。同时还要注意,排毒主要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最健康的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