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妙招:立秋避暑需养脾胃
2025年08月10日
小妙招:立秋避暑需养脾胃
立秋虽属秋季,但暑气仍烈。天上烈日,地上水湿,湿热交蒸,人居其间,并不好受。湿热之气进入人体,则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疾病。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那么这个时节该如何保养脾胃呢?
第一,多吃一些可以祛除湿热的食物或药物。这里介绍一味祛湿的药食,叫作香薷。香薷,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民间就有立秋喝香薷饮的习俗。香薷饮是立秋的节日饮品,也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
具体做法:准备10克香薷,5克白扁豆,5克厚朴。将三味药材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如果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秋老虎”之苦。
第二,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在此要推荐非常著名的健脾药食——茯苓。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过了立秋之后,不妨用茯苓煮粥食用,既能增加胃口,还可帮助消化。
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患有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事实上,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第三,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经慢慢增加了,此时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第四,做一做穴位按摩。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脾俞、足三里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的要穴;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