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指南

节气养生指南

进入“白露”节气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逐渐转凉,在清晨时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出现凝结成晶的晶白露滴,就如“白露”的名称一样形象。在这个节气里也有不少养生的注意事项。

第一,白露不露防寒。白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一早一晚更添寒意。此时不宜“秋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患肺疾。由于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筋骨,使经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所以,“白露不露”应防秋寒。

第二,及时添加衣被。白露过后,应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尤其是病老体弱者,更要注意随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还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科学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第三,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秋天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同时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可选用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芝麻、蜂蜜、银耳等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物。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为此,可适当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第四,斗蟋蟀怡情。自古即有白露节气斗蟋蟀的习俗。白露时节斗蟋蟀的风俗起源于唐,历经宋元明清直至当代。由白露而至寒露,往往是斗蟋蟀的最佳时节。现如今,每到白露节气,许多玩家便远赴外地购买了蟋蟀带回家中精心调养,期望各自的“新宠”中会涌现出善斗的“将军”。斗蟋蟀,乐在一个“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