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2025年08月10日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很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的到来预示着深冬的来临。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往往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节气而言的,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但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在寒冬的日子里,偏北风的侵袭与暖气流的交锋,导致雪花往往不期而至。即使不见雪花,气温也总是在零度上下波动,离不开一个“寒”字。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也已停止生长。
在这银白的世界里,最迷人的莫过于雾凇。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黑龙江、吉林等地先后会有雾凇出现,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山区尤为多见。雾凇非冰非雪,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
大雪以后,江南也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但有的年份也会出现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这往往会造成后期雨水多。
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由于早晨气温偏低,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俗话说:“十雾九晴”,这种云雾缭绕的天气多在午前即可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