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想象(与艺术)的关系

二、现实与想象(与艺术)的关系

亨利·韦尔斯(Henry Wells)在《史蒂文斯介绍》一书中说:“史蒂文斯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一生忙于他神职人员的任务,阐述艺术和现实的关系。”〔16〕史蒂文斯在书信中也说:“我一直努力注视周围的两个、我可看见的世界和如其所是的世界。”〔17〕史蒂文斯认为现实有两种:一种是现实世界,即如其所是的世界;另一种是想象的世界。现实世界即我们共同看见、听见、触摸得到的客观事物;另一种是感官提供的基本的、主要信息,经过大脑组织、想象而成的现实,它是看不见的、新的现实,也就是物质世界和人的思维结合产生的现实、想象出的现实。这种现实大于部分之和,是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营造出来的现实。他指这种人是诗人,在诗中被称为“英雄”“原始人”“好人”“巨人”等。诗人这样做,给混乱带来秩序,他发明或者找到了一个世界。〔18〕史蒂文斯认为现实是混乱无序的,只有依靠想象才能使之有序、和谐,表明较之现实,它更重视想象。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世界仅仅是这个宇宙的百分之五,那就是说,宇宙间我们所说的现实,还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我们所不知道的。〔19〕因此,像史蒂文斯说的那样,开动人的想象创造力去创新,发明或者找到新的世界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这也说明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诗人。

史蒂文斯在1949年写的《纽黑文一个平常的夜晚》中强调了客观现实的重要性,阐述了现实与想象的关系等问题。有评论家指出:“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朝向最高虚构笔记》的翻版,只不过从相反的角度强调现实而不是虚构,强调日常、世俗的事物……”〔20〕史蒂文斯自己也说:“在这首诗里,我的兴趣在尽力靠近诗人可能接触到的、平凡、普通和丑恶的东西。这不是冷酷而是一个常见的现实问题。”〔21〕

史蒂文斯以耶鲁大学所在地的纽黑文(New Haven)一个平常的夜晚为题,表明它是一个真实的城市,同时也是任何一个城市,旨在强调诗歌要以普通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要相信感觉;表明他意识到以相信想象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到相信纯感觉成功的可能性。诗一开始,他便写道:“眼睛的平常的图像是事物留下的,是普通的经验,/其中一个,一个又一个,/作为不断思考的一部分。/”〔22〕他认为从观察、感觉到思考、想象这一过程是诗歌创作的过程。在这首长诗里,诗人强调视觉经验与“自我”结合。“假如这些房屋是由我们自己组成,/因此,它成了触摸不着的城。”“触摸不着的居所好像在移动,/在思想的采光里运动。”〔23〕“现实是思想看到的事物。”“一切不真实和真实一样逼真。”〔24〕诗中的现实已不是原本的现实,而是诗人的思想、心理的现实,而心理的现实和实际的现实是能够一样逼真、使人信服的。所以他认为“现实是开头不是结尾”〔25〕。新的现实层出不穷,不断开始,创作的结尾要使之焕然一新。“我们不断回返,/回返现实……我们寻求纯现实的诗/不受比喻的影响,不离题,直向词语/直向盯住了的目的物,目的物/……寻求不超越现实/……其中,包括一切精神的炼金术,/精神迂回通过,不仅包括看得见的现实/包括活动的。/”〔26〕在这首诗里,诗人是一个“思考的人”,谈论着普通的、也是他个人的经验,一连串思想的流动。对他来说,“寻求真实/像寻求上帝一样至关重要”〔27〕。现实是可见的、可发现的,上帝是虚构的,看不见的。他认为“诗是特殊情况的呼声,/事物本身的一部分,不是只关于它”〔28〕。在诗人看来,诗也是现实,伟大的诗、精神、思想、最高虚构也是现实。有评论家说:“《纽黑文一个平常的夜晚》的真正主题是现实与自我的关系。”〔29〕史蒂文斯对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及诗人的作用作了反复论述,最后他得出结论:“诗的理论是生活的理论。”〔30〕这是很精辟的。

关于想象,奥斯丁·福勒说:“想象是创造,是通过看见的、明显的事物以外的、带来新的存在的,通过进入由训练和文化确定的模式的一种能力。”〔31〕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认为:“想象是创造力。”华兹华斯认为:“想象也能造形和创造。”史蒂文斯继承了这种看法,认为“想象是人战胜自然的能力”〔32〕“想象是一种我们将不真实输入真实的能力”〔33〕。史蒂文斯在《想象作为价值》一文中对想象有详尽、精辟的论述。一言以蔽之,他认为想象是思想的自由,生活、创作都离不开想象。他诗里最后的论点是:“想象是让我们能够在反常中感知正常,在混乱中感知秩序的力量。”〔34〕较之现实,史蒂文斯更重视想象,丹尼斯·多诺霍说:“仅在现实通过艺术的语言风格的折射或者其表现更精确时,仅在现实被想象变得更精美和有色彩时,史蒂文斯才对现实感兴趣。”〔35〕

史蒂文斯在1937年3月写给拉蒂默的信中说:“这个冬天我大约写了35或40首短诗,其中25首看来是成功的,它涉及想象与真实事物的关系或平衡。如你所知,这是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尚未了结。”〔36〕史蒂文斯这里指的是他1937年发表的《弹蓝色吉他的人》。这首诗共33节,主要写4件事:现实、想象,两者的关系及对两者的态度。蓝色吉他象征音乐、语言、文学艺术,蓝色象征想象。弹蓝色吉他的人,一个剪羊毛、把羊毛制成衣服的人,象征艺术家、诗人。吉他上弹的乐曲就是弹者在处理现实与想象的关系,解释对两者的态度。开篇是个绿色的日子,绿色或白色表示既成事实,但在蓝色吉他上绿色变成了蓝色。人们抱怨“如其所是”的事被改变了。弹者回答说有必要这样做,并反驳“你弹的事物不是如其所是”的质问。弹者回答:“事物是如其所是/随着蓝色吉他而改变……蓝色吉他上的一支曲子/奏出事物恰如所是。”〔37〕这说明现实经过人的想象发生了变化,看似不是原来的事物,是新的东西,但实质上还是原来的事物。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我们心灵所见与眼睛所见同样真实”〔38〕。在这首诗里,他还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他写道:“那么,生活就是如此:事物如其所是,生活在蓝色吉他上拨弄其道……而这就是生活,事物如其所是/这一阵蓝色吉他的嗡鸣。/”〔39〕“是否这幅毕加索的画,这幅毁灭秘藏的/一幅/我们自己的画,/如今,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形象?/”〔40〕史蒂文斯用毕加索对西班牙内战记忆中的画,一个扭曲、变形、毁灭的世界,同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世界相比照,表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及对战争的谴责。接着在下一节他写道:“大地不是大地,不过是块石头,/不是儿子倒下时将他抱起的母亲,/不过是块石头,/像块石头。/不,不是母亲,而是压迫者,/像压迫者让人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40]史蒂文斯认为这是一个荒凉、像石头一样冷酷无情,充满压迫、折磨与痛苦的世界,表现了他对现实极大的不满与愤慨。

史蒂文斯在强调现实的同时更强调想象,他认为“诗人的世界有赖于他的冥想。”〔41〕他强调思想和意义,认为“思考是生活”。〔42〕他还说:“一定有某种让我们飞翔的翅膀。”“没有翅膀能像意义那样飞翔。”〔43〕想象对诗人来说,就是意义,能飞翔的翅膀。他还认为诗人的作用“肯定不是引导人们从身陷囹圄中解脱,也不是在他们逢迎上司左右为难时给予安慰。他的作用,我认为,就是使他的想象变成他们的想象,只有看到自己的想象在别人的头脑中发亮,他便尽到了责任”〔44〕。把想象奉为诗人的职责,可见史蒂文斯对想象何等重视。

史蒂文斯认为现实和想象是一个统一的复合体,并把它们之间新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他的一种新模式的基本特点。他在1953年7月写给伯纳德·赫灵曼(Bernard Haringman)的信中说:“我的现实——想象复合体完全是我自己的,尽管在别人那儿看到它。”〔45〕他认为他与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不同,他的复合体不是所谓“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也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相悖,因为他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了。史蒂文斯不认为精神是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他的现实与想象的复合体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与共存的。奥斯丁·福勒说:“在《弹蓝色吉他的人》中,史蒂文斯教导读者诗和现实的关系。”他非常明确地说:“在风景和人的想象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个使另一个以象征性而存在,彼此相互依赖而存在。”〔46〕史蒂文斯强调现实与想象的关系,强调并系统论述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克里斯托弗·比奇在撰写的《20世纪美国诗歌》中说庞德和艾略特均未曾考虑史蒂文斯所说的这个问题,并认为它对诗歌创作并无特殊的作用。庞德认为除了包含在历史、神话和文化传统中的结构及洞见外,不可能显明诗歌的想象。〔47〕